措施有力 政府支持 群众满意
开阳县政协民主监督力度大效果好
本报讯 (杜 翔) 开阳县政协自2006年11月换届以来,为使政协工作更加充满活力,采取了五条措施来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得到了政府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映,群众感到满意。
一是积极组织委员参加县政府召开的恳谈会。换届以来,县政府召开两次恳谈会,县政协精心组织委员参加。首先引导委员在调研的基础上,筛选群众亟须解决的问题,向政府领导反映,要求解决,然后对解决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并向社会公布办理结果。如,县城集中悼念工作是从去年底开始的,由于人们旧观念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加之殡仪馆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群众对集中悼念工作有抵触情绪,委员们要求政府督促殡仪馆改进服务和加强管理。县政府召开会议,明确有关部门帮助殡仪馆整改,殡仪馆结合实际整改,取得实效。之后县政协又组织委员对该工作进行跟踪视察,提出了6条意见和建议,使殡仪馆进一步改进服务,群众满意,推进了全县殡改工作。
二是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视察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抓落实,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2007年,县政协所开展的10个视察活动,涉及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旅游、教育、卫生工作的多个方面,都是热点和难点问题。开阳县自2004年以来,有4座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但在建设中,有关部门、乡镇和企业在协调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进度。县政协带领委员、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到现场视察,提出5条建议。县政府非常重视,采纳建议,明确有关部门和乡镇抓落实,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工程顺利推进。
三是加大提案尤其是重点提案办理力度。今年,县政协将12件提案列为重点提案,多于往年。为抓好重点提案办理,采取3条措施:一是每一件都明确由一位班子成员领衔督办,有关部门在答复委员前,答复件必须先和提案人、政协提案委沟通;二是选择1至2件提案,请媒体介入督办;三是抽查1至2件提案的办理结果。清龙河“十里画廊”是开阳县打造的乡村旅游点,今年以来,来清龙河旅游人员增多,也增加了污染源。为保护好清龙河,实现可持续发展,委员提出了治理污染源、保护清龙河的提案,县政协将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督办。有关部门和乡镇很重视,制定防治污染的措施,并做了大量工作。之后,有关部门答复了委员,政协根据答复的情况,组织有关部门、乡镇和委员包括提案人对落实情况进行视察,在肯定有关部门办理提案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抓好清龙河保护向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提出6条建议,把青龙河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
四是把民主评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政协坚持评议工作不求数量、只求效果和重点评议服务面广的窗口部门的原则,把县供电局作为今年评议的部门。为此,拟定了评议方案,成立了评议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任组长,议政能力较强的15名委员为成员。目前已召开评议动员会,进入了走访和调研阶段。评议工作11月底结束。通过评议,帮助供电部门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五是大力推荐委员到窗口部门担任监督员,寓监督于参与之中。县政协组织两次委员培训,提高素质。对担任监督员的委员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及时反馈界别和群众的意愿,帮助部门改进工作主动到窗口部门联系,积极推荐委员到这些部门担任行风监督员。目前已向窗口部门推荐23名委员作为监督员,比去年增加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