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16年省级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今年力求进一步出特色出水平出成效
本报讯 (记者 杜 薇) “全年共办理答复省级建议提案1290件,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679件,省政协提案611件,办复率100%。”2月23日,记者从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会议建议提案工作专题会获悉,在各承办单位共同努力下,2016年我省省级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据介绍,2016年我省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更加重视,机制进一步健全。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对领衔督办的重点建议提案均深入研究、重点督促,确保建议提案所提合理意见得到充分采纳和落实,并转化为政府决策。省人大、省政协领导班子将督办重点建议提案工作常态化,通过围绕重点建议提案涉及的问题开展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措施,对政府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承办单位坚持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根据各自实际形成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办理方法和措施。
二是沟通更加到位,协作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承办单位与代表、提案者的沟通协商更加到位。各承办单位坚持加强与代表、提案者的沟通协商,认真听取代表、提案者的意见建议,做到沟通率100%。在此基础上,2016年通过“走出去”上门走访、“请进来”协商座谈、“沉下去”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了“面商率”。如:省林业厅从主办的36件建议提案中选取了20件进行面商,“面商率”超过50%;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省能源局等承办单位也通过采取上门沟通、集中见面等方式,形成了与代表、提案者在思想认识上、解决措施上和办理成效上的良性互动。
另一方面,主会办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逐步加强。对实行主会办责任制的建议提案,主办单位自觉牵头统筹,密切与会办单位协作,共商解决措施;会办单位积极配合主办单位做好承办工作。
三是督导更加有力,质效进一步显现。通过开展“三督导”,严把“三道关口”。
——在时间上督导,严把进度关。通过完善“一本帐”管理制度,对承办数量多、任务重以及进度慢的承办单位,采取电话催办、网上催办、上门督办等多种方式,加强动态调度和过程控制,确保相关单位真正把办理工作抓紧抓实、按时办复。
——在答复上督导,严把质量关。对每一件建议提案答复均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对答复敷衍应付、文不对题、格式不规范的,及时退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重新答复。
——在办理上督导,严把实效关。2016年5月至6月,省政府办公厅赴贵阳市政府、省教育厅等10余家承办单位开展督导活动,提出加强和改进办理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通过各承办单位认真办理,一大批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采纳率、落实率分别为67.29%、25.04%,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2.33%,比2015年增加4.76%。
四是公开更加规范,办理进一步透明。第一,审查机制逐步健全。各承办单位建立健全了办理复文与公开同步审查机制,将办理复文与是否公开进行同步审查,避免了保守性和随意性,确保了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平台设置逐步完善。进一步完善了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国贵州”—“建议提案”专栏设置,使公开的内容更加全面具体,更加便于查找。2016年,“中国贵州”—“建议提案”专栏集中公开了经审查同意公开的省级建议提案办理复文864件。
第三,公开渠道逐步拓宽。省政府办公厅积极探索通过手机APP、报纸、政府公报、贵州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开了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复文、相关报告文件及工作动态等办理结果信息,进一步增强了公开效果。
2017年省“两会”期间,各位代表和提案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就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和民生问题解决等重点工作、中心工作,通过建议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对省政府及各部门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意见建议,经审查立案交给省政府系统承办的建议提案共1181件(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592件,省政协提案589件)。
省政府副秘书长潘小林要求各承办单位要坚持重点建议提案重点办理、综合性建议提案合力办理、时效性建议提案及时办理、重复性建议提案“了断式”办理,不断创新办理方式,不断提高办理科学化水平,力求办理工作进一步出特色、出水平、出成效,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