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大明边城:“文旅融合”新样本
本报讯(记者 孙姣)11月28日,由省政协办公厅主办,贵州政协报、贵州广播电视台联袂推出的2013年省“两会”大型电视专题节目《两会面对面:谋略贵州·后发赶超》摄制组来到铜仁市,对该市创新招商引资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采访拍摄。
铜仁市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该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围绕“旅游活市”发展战略,以“四创”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构建黔湘渝商贸、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先后荣获了“西部名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传统龙舟之乡”、“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铜仁市积极实施“城市扩容”和“品位提升”工程,对城建的投入超过20亿元。去年,该市抓住全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铜仁召开的机遇,大力建设城市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13亿元实施了36个重点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撬动了第三产业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63亿元,高出一、二产业的总和。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铜仁市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渐强劲。
政府支持与招商引资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铜仁市积极引入外部力量参与,大力建设一批旅游大项目,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并突出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特色优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扩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投资200亿元。其中,引资10多亿元打造的“大明边城”旅游景区成为一大亮点。
“大明边城”是经省政府批准的2010年我省重点旅游项目,是铜仁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亦为铜仁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开发建设十里锦江、打造梦幻锦江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整个景区设计分成两期项目建设,一期主要项目包括大明边城城门广场及演艺广场、边城水师训练龙舟营、东方五角大楼(剧院)、边城军事文化体验区、边城市井文化区、边城水战区、大明酒庄和酿酒文化区;目前已建成龙舟城、大明边城门、龙舟展馆等,争取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创建目标。同时,该景区将培育100家微型企业,形成大明边城旅游商品开发基地,紧紧依托我省旅游商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整合特色旅游食品类、旅游工艺品类、旅游健康保健品类、旅游日用品类、旅游文化用品类等旅游商品产业,促使最终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原生态、高品位”的大明边城旅游商品产业体系。
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优质高效的城市管理,为铜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显著成效。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加快项目建设,深挖民族和历史文化内涵,建设集山水园林、民族特色、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品牌城市,为铜仁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据了解,到2015年,铜仁市将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突破10万人次,外汇收入达到5000万美元;创建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0个,星级宾馆100家;申报3个以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以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