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兴城 以城聚人 以人促产
——遵义市政协聚焦新型城镇化助推产城融合发展
□赵 泚 周涛勇
盛夏的遵义,产业园区机器轰鸣,城市新区塔吊林立。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产城融合的深度实践正在展开。
2024年,遵义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如何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的良性循环?今年,遵义市政协用一场历时半年的深度调研和协商议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政协答卷”。
3月,市政协调研组前往湖南长沙、湘潭考察,深入学习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以规划为引领,吸引了高端服务产业和创新科技产业的落户,打造了一个聚集经济统领型产业业态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湘潭市经开区遵循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客观规律,积极与长沙、株洲开展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产业互联互补、资源共享共用、产业链共建共强的发展格局。这些所学所获,为助推遵义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
调研组还深入遵义市中心城区国开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地,调研产业升级、人口聚集、城镇发展情况。调研期间,委员们围绕产城融合发展的堵点难点积极建言献策。
谢健委员认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带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相融合。
谭娟委员建议,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部署、重点产业及行业领域发展需求和“高精尖缺”,创新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引进工程,形成“人才赋能产业、产业成就人才”的良性循环,为遵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这些意见建议被吸纳到《关于遵义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中,为遵义助力打造产业、城市、人口之间互为依托、互相促动、高效优质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5月,市政协召开六届十九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全市产城融合发展工作。会上,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围绕“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主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黄光祥委员建议,要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发挥矿产资源禀赋和战略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
杨芝雄委员则提出,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健康运行中的重要一环,建议提前谋划与产业集聚区相适应的城市管理功能,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满足产业工人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各种业态,完善城市管理中必要的功能设置。
陈炜委员围绕医疗保障提出培优扶强,构建医疗均衡发展格局,不断增强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等建议。
……
“市政协的调研主题契合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符合遵义发展实际,问题查找准确,建议切实可行。”在听取委员发言后,副市长李飞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两新”“两重”重要机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中心城区吸引力承载力,推动形成功能各异、相互协调补充的区域发展格局。
会后,市政协将调研报告分别呈送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结合‘一县一策’拟定,对主城区进行统筹研究,提出未来发展意见”。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中心城区产城融合是遵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要以‘生态、宜居、好就业’为目标建设中心城区……”并要求四城区和各主管部门及时研究具体措施。
“产城融合发展无限、活力无限,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协将继续助推产、城、人良性互动发展,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义实践,提升城市服务保障支撑能力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