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66期 本期3758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04

书写新时代的绿色传奇


□王  渊


奔腾的赤水河像一串晶莹的翡翠,在云贵川的崇山峻岭间蜿蜒流淌。这条长江上游最后一个保持原生态的支流,正以“四渡赤水”的豪迈情怀,书写着新时代的绿色传奇,将444公里的河道滋润成万物共生的诗意长廊。

清清河岸边,一台台高清摄像头如同绿色哨兵,全天候观察着清波的律动。在赤水河智慧环保数据中心的大屏上,九个水质监测站的水质监测数据已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这背后,是多次跨省联席会议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是超千万元横向补偿资金划拨后的坚强保障,更是六百多家酒企转型时的郑重承诺。站在茅台镇的对岸眺望,连片的生态酒厂依山而建,曾经的污水管网被改建成了地下生态廊道,让汩汩酒香与潺潺清流在赤色丹霞中和谐共鸣。

九曲河道里,228个村庄揭下了环境治理的“补丁”,化作点缀山水的珍珠。赤水市林业局珍藏的全国首张竹林碳票正孕育着林海绿金的传奇,13.92亿元绿色信贷在翠竹碧波间流转生长。当首张竹林碳票敲响定槌时,我们仿佛听见沉睡的林权正从抵押合同里苏醒,在数字银行的云端生长出参天的财富。初夏的黔北竹海,绿波涌动,见证“青山”和“金山”的双向良性转换。

万山红遍时,“中国好水”的盛誉从京城飞来;层林尽染处,“最美家乡河”的锦旗在浪尖翻滚。轰隆作响的小水电站早已沉寂,在退役电站的基座上,珍稀鱼类摆动的尾鳍溅起希望的浪花。167种鱼类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灵动如斯,垂钓老者的竹篓里盛满了生态修复的丰硕。连续三年的赤水河保护宣传周,在习水土城斑驳的石板上,见证着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而遵义市“生态酒庄+竹林碳汇+山地旅游”的全产业链正悄然成型——茅台的酱香酒、苟坝的红军菜、竹海的深呼吸,让数亿游客的脚步成为丈量绿水青山的生态标尺。

晨雾初散间,赤水河畔的丙安吊脚楼檐角掠过几缕霞光,陪伴这条曾见证过酱香传奇的蜿蜒水道,如今以磅礴之势汇入长江经济带的浩荡长歌。统计簿上跳动的数字在此刻舒卷成诗——遵义段流域县(市、区)合力挥毫,2024年的经济答卷赫然突破3500亿元门槛,如一支巨笔在黔北大地绘出占全域七成的光华,每一笔都浸着红高粱的醇香。

生态画廊内,白鹭掠过智能监测浮标,清波倒映着数字化种植基地的玻璃幕墙。茅台渡口的渡船载着传统产业从赤水河的赤红驶向高质量发展的蔚蓝,与长江大动脉共振出绿色发展的韵律。此刻,暮色中的赤水河不再仅仅是地理标识,它已然化作一条液态的经济动脉,将喀斯特山地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长江巨龙。当星空下的无人机掠过世界酱酒核心产区,5G信号穿透千年丹霞传递着电商数据时,这条母亲河正以更加年轻的姿态,托起百万人家窗棂里的灯火,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让金山银山在黔北大地巍峨叠翠。

从云南镇雄的鱼洞河到四川合江的石盘角,三省四市的生态守护者们正携手编织着长江上游的绿色飘带。站在5027.2亿元的经济版图上,遵义特色轻工业的银线与现代服务业的金丝,正在生态保护的翠绿底色上经纬交织。那张泛着竹香的碳票,既是绿色银行的信用凭证,更是写给未来的生态契约——当一滴滴赤水河水融入长江的怀抱,带来的不仅仅是5.7%的增长轨迹,更是山水林田湖草共同孕育的东方智慧。

寒来暑往,赤水河畔的金钗石斛花开得愈发娇艳,那是大自然对600万遵义儿女爱护赤水河、保护赤水河的最高礼赞。夕阳西下,成群的白鹭掠过红军渡口的纪念碑,在金色的水面上写下绵长的批注:每一朵浪花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壮美诗行,每一粒河沙都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