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95期 本期3757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03

魅力小城——雷山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既有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有蜿蜒流淌的溪流。这里的苗族人口占比在84%以上,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与传承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苗族村寨交相辉映,形成“千年苗寨依山立,云海梯田绕翠峰”的绝美景色。也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雷山的自然生态与苗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早在2020年,雷山县就凭借其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入选了“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成为“非遗+生态”深度游的绝佳选择。

走进雷山,仿佛走进了一个苗族文化的博物馆。这里的苗寨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每一座苗寨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全县共有350多座苗寨,68个国家传统村落,2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国家传统村落密度最大的县。境内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苗寨等景区景点。

雷公山——这座海拔2178.8米的雄伟山峰,横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这里生物资源繁盛,汇聚了近2000种生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区内还生长着被誉为“活化石”的秃杉,这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其面积之广、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原生性之强,堪称全国之首。雷公山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森林公园,还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将其赞誉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

雷公山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宝库,更是承载着深厚苗族文化的圣地。

西江千户苗寨——被誉为“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这里地形独特,河流谷地与群山环绕相映成趣。站在高处俯瞰,只见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仿佛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而那条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如同一条银色的绸带,穿寨而过,为苗寨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每当夜幕降临,1300余户苗家吊脚楼的灯火宛如点点繁星,与星空交相辉映。

苗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这里,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和习俗,这些传统和习俗构成了苗寨独特的文化景观。在这里,你可以在博物馆读懂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在热情奔放的歌舞中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欣赏美景、品尝美食,还是参与传统活动、探访博物馆,都能让你对苗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郎德上寨——这个被誉为“苗族风情第一寨”的地方,也曾是贵州乃至全国闻名的苗寨旅游胜地。早在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途经此地之前,它便已名声在外。然而,随着夏蓉高速公路的开通,西江千户苗寨的崛起,朗德上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重归了那份久违的宁静。这里,纯朴的民族气息和生活状态得以完好保留,仿佛时间在此停滞,让人更想去探寻那份原生态的魅力。

作为“苗族风情第一寨”,朗德上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安静的环境吸引着参观者。对于那些渴望远离喧嚣、寻觅心灵净土的人们来说,朗德上寨无疑是比西江千户苗寨更为理想的选择。在这里,你可以尽享久违的宁静与纯粹,适合驻足停留,深度体验独特的苗族风情。

除了探访以上著名景点,雷山县的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手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文化韵味,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雷山县苗族有三大舞: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有三大歌:苗飞歌、别福歌(苗族叙事史诗)、游方歌;三大节: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苗年)节;三大赛:斗牛、斗鸡、斗鸟;有三大传统手工艺:银饰、蜡染、刺绣。如今,随着文旅融合的逐渐深入,雷山也更积极地向外界展示和推广这些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其苗族文化小城的独特魅力正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9EC9814325DBD1D6EC724FF9D677BF74.jpg

2024年11月,雷山县举行庆苗年活动。 余天英  摄


2024年11月,雷山县举行庆苗年活动。余天英-摄.jpg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