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与革命力量
——《延安典故》读后
□谢亚鹏
《延安典故》是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胡松涛历时多年精心打磨的一部政治散文集。这部作品以延河为脉络,通过延河、宝塔、小米、窑洞等历久弥新的标志性符号,以及中共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串联起延安时代的传奇往事,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宏阔的革命历史画卷。
近年来,胡松涛的作品一经推出就赢得广大读者喜爱,入选各种好书榜和奖项。比如,《毛泽东文谭》《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辋·王维》《延安繁露》《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等,大多是围绕红色党史而抒写。其中,《毛泽东文谭》(与陈晋合著)荣获2023年度“中国好书”,《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延安繁露》入选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报告文学榜单。
经历就是财富。胡松涛有着深厚的军旅情结,他曾在武警部队工作30多年,特别是在陕西工作期间,他多次到圣地延安挖掘红色资源,稽考钩沉碎片化文献,既领略宏大叙事的壮阔,更注重温暖人心的细节。由此看来,《延安典故》一书既是水到渠成的一部作品,更是胡松涛厚积薄发的一部精品佳作。他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饱满的军旅经历、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巧妙地将延安时代的大历史与小细节结合在一起,用文学手法抒写延安时代,以有故事有情节有温度的叙事,引领读者共同感悟延安时代的血脉与心跳。在书中,他深入剖析了延安时代的标志性符号,如延河、宝塔等,不仅描绘了它们的物质形态,更挖掘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同时,他十分注重文学性和故事性的结合,通过对老故事的深入挖掘和新神韵的提炼,将过去时态的空间呈现于当下,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纯真、激情与诗意,有思想有人物有故事有文采,让读者通过阅读,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在新的视角和新的叙事中见事见人见真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
《延安典故》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次在感恩与反思中的继往开来。一段段鲜为人知、润泽心灵的传奇故事;一个个不畏贫瘠生活、革命干劲十足的新人。胡松涛在书中详细呈现了延安时代的革命历程和英雄事迹,如中共七大的历史现场、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的故事等,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背景和人物。更重要的是,他还深入探索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和革命传统,如坚定信念、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这些精神特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他在《延河:流水十四章》中通过流水般的叙述,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感受延河的烽火与其中的温情。在《小米的宗旨》中通过阐述小米的宗旨,即艰苦奋斗、自给自足,展现了革命者的坚韧与毅力。在《中共七大历史现场》中通过还原历史现场,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那个动乱年代的紧张与激情。在《<为人民服务>是如何成为传世名著的?》中通过梳理《为人民服务》从“无名”到“有名”和成为传世名著的过程与原因,带我们领悟“为人民服务”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历史原因与现实意义。
走心的文字,成风化人。《延安典故》是一本融合了历史、文学与精神的佳作。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更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这本书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革命传统,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延安典故》
胡松涛 著
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