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58期 本期3745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6-13

协商助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都匀市政协召开主席协商会小记


□本报通讯员  李淑敏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城市竞争的“必答题”。近年来,都匀市紧扣“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战略部署,突出都匀经济开发区各产业园区主阵地作用,积极打造“一区三园”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园区提质升级。

2024年3月,黔南州、都匀市将都匀经济开发区东冲片区定位为“东冲生态特色食品聚集区”,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促进聚集区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28日,市政协召开主席协商会,围绕“东冲生态特色食品聚集区建设”主题深入协商议政。

会前,市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都匀经济开发区、市相关部门、有关食品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座谈走访,摸家底、找问题、听意见。调研组发现,都匀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存在产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定位不够清晰、主导产业尚未明确,产业链不完备、吸引能力较弱,基础设施不配套、企业成本较高等问题。

会上,都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了东冲生态特色食品聚集区建设情况。随后,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钟荣业委员以贵州酸汤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切入点,认为都匀酸汤制法绿色生态,契合当下健康饮食理念,极具市场竞争力,建议聚焦酸汤品质,全力打造“生态酸汤”之都。

江声高委员充分肯定了聚集区建设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招商与模式创新。他提出,应组建专业招商团队,严格准入机制,精准引进优质企业,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模式,搭建政企协联动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都匀毛尖茶系列产品、都匀酸汤、都匀米粉、毛尖茶香粽子等地域美食打造成文化IP,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充分利用黔南医专、市内三甲医院人才优势,开发、收集药食同源的相关食品药品,并将其转换为商品,建立资源数据库,实现精准招商。”何志敏委员提出如是建议。

此外,委员们还提出实施“茶+食品”融合模式、建设集中供蒸汽系统、加大食品企业培育力度等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针对委员和企业代表提出的建议,都匀经济开发区产发办、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局、贵州东润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积极回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营造者。”市政协主席杨青表示,市政协、都匀经开区及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用好“企业之家”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助力解决产业链痛点、政策落地难点、基础设施堵点等问题,不断提高聚集区产业聚集度,提升产业集聚集群效应,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