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3719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24

书香更衬好花红


——叶辛“当代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读书分享会小记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吟


人间最美四月天,诗书相伴趁华年。

4月19日,一个灿烂阳光的周末,清晨的雾霭早早就散去了。九时许,阳光下的惠水县好花红村古朴的布依传统院落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活力。其中一座名为叶辛好花红书院的四合小院,已经迎来不少客人。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由惠水县政协主办,惠水县文联、叶辛好花红书院等单位承办的“阅读心灵·对话时代”——叶辛《当代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魂殇》《婚殇》《恋殇》)读书分享会在叶辛好花红书院温情启幕。

在一间放满书的小屋里,一位七十六岁的老人正欲沉浸于思乡之情,却被不断涌来的读书爱好者们打断,大家围着请他在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个老人便是这次读书分享会的主角叶辛先生。只见他有求必应,一笔一画认真地签下名字,间歇中礼貌地与来宾们打招呼,随口聊着家常。

在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书院院坝中,大家围坐一堂。惠水县政协主席王昌茂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惠水县政协始终把读书作为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提高履职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书香政协”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越来越多的委员在读书中坚定了理想信念、拓宽了视野格局、提升了专业素养。希望政协委员将读书成果转化为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在阅读中感悟真理力量,在学习中提升能力本领,在履职中践行使命担当。

作为中国知青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叶辛在分享会上深情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介绍了《当代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的创作背景和故事。他表示,这三部作品聚焦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是对人性、情感和时代的深度探索与思考。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这三部作品,感受到当代知识分子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追求。

“而今西亚细细地回想,冥冥之中仿佛真有一只命运的巨手,在潜移默化中给她带来一个个不幸消息的同时,也给她送来一个又一个贵人”……在读书分享环节,惠水县政协委员欧阳金华、方海燕、李燕、张辉伟,主持人何兰卉等还带来了叶辛作品的精彩片段朗诵。他们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完美呈现,让读者沉浸在文学的魅力之中。

随后,许多读者现场畅谈了阅读叶辛作品的体会和感悟。

来自惠水县公安局的民警杨彪良说:“叶辛老师创作的《魂殇》《婚殇》《恋殇》三部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当代社会人们在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上的困惑。作为一名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阅读这些作品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汲取了关于人性、法律和社会治理的诸多启示。”他举例说,《魂殇》中多次强调“时间的河流”这一概念,提醒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尤为重要。很多时候,一起案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问题,或许可以更好地预防潜在的风险。

“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殇’?读完三部曲,最深的感触是:‘殇’并非终点,而是重生的起点。”惠水县政协委员方海燕谈了自己的感悟。她说,当我们阅读别人的“殇”时,或许也在治愈自己的“殇”。叶辛老师的《魂殇》《婚殇》《恋殇》三部曲,像三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当代社会的精神病灶,却又以文学的温柔,为伤口敷上药。这三本书不仅是故事,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人的困惑、挣扎与微小的希望。如果说“殇”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缺憾,那么叶辛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避免受伤,而是带着伤痕,继续前行。

惠水县政协委员、惠水县第二中学教师欧阳金华则认为,文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现实问题。在“殇”系列中,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作者对当代婚恋焦虑的回应。作者想要以文学唤起读者对幸福本质的思考,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映衬了人们常说的“好的创作不仅要具备文学价值,更要具有社会意义”。读完这三部作品,他最大的感受是“真正的‘殇’并非爱情的失败,而是人在面对情感、社会压力、各类诱惑时的自我迷失。而叶辛老师的作品,恰恰为这种迷失提供了一面镜子,也点亮了一盏可能的灯。我们相信,这面镜子、这盏灯将引领处在迷茫中的人们寻找本心、抵御诱惑。”

年轻的惠水县政协委员张辉伟在发言中说,在惠水县政协的组织下,我阅读了叶辛老师的“殇情三部曲”——《魂殇》《婚殇》《恋殇》。这三部作品宛如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展现出人生不同阶段、不同情感境遇中的种种故事,让我沉浸其中、感慨万千。作为民办高校(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我深知文学作品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它能让学生们看到,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变数。同时,也能让他们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而作为政协委员,这些作品也引导我对更多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它们所反映的婚恋观、价值观等问题,正是当下社会需要关注和探讨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惠水县文艺界政协委员罗欢欢从已婚女性的角度谈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她说,《婚殇》最终未给小说人物沈立平的婚恋选择提供答案。这种开放性结局恰是对已婚女性的启示,婚姻的价值不在于是否符合社会脚本,而在于个体是否能在其中完成自我成长。正如叶辛老师借“殇”系列传递的——婚姻的“殇”不是终结,而是觉醒的序章。对已婚女性而言,阅读此书既是对“围城”的审视,亦是对突围路径的探索。在责任与自由、传统与现代的撕扯中,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方程式。作为青年歌手,她在现场还演唱了《一支难忘的歌》,把读者带回到那个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叶辛用轻柔而有些短促的声音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创作经历。他说,50多年前,命运把我送到贵州这片偏远的乡土,在村寨当知青整整十年七个月的时间,天天和当地的各族老乡打交道。因此,我的血脉中必然会关注时代的命运——那些乡人、身边朋友、我自己。半个世纪来,眼看着偏远的山寨在时代的大潮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好多话是语言表达不够的,只有移植在自己作品中。

叶辛还向现场的读书爱好者寄语道:“读书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富和强大,我很欣慰现在这片乡土上蔚然成风的读书气象。在世界读书日,大家的积极参与,必然会提升自身素养,为自己的生活及工作带来有益的助益。

叶辛的分享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强烈共鸣,将活动推向高潮。受其感染,当地青年歌手金光琴还即兴演唱了一首《阅见好花红》,悠扬的歌声让现场的来宾们更加陶醉在这浓郁的书香氛围中。



5106-4-1.jpg

读书分享会现场。


5106-4-2.jpg

嘉宾朗诵叶辛作品精彩片段。


5106-4-3.jpg

嘉宾分享读书心得。


5106-4-4.jpg

叶辛为读者签名。


5106-4-5.jpg

惠水好花红书院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