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70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02

青山为布 “数”绘山湖


——访观山湖区政协委员、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健


□本报记者  何佼阳


“在区位、交通、生态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的村寨试点推进建设‘产业生态村落’的新模式,在乡村打造既有城市配套又有乡愁情怀的办公生活空间”

“鼓励‘文化+科技’类产业龙头以及中小微企业进村落户,引领‘文化+科技青年上山下乡’,打造更有活力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

2023年初,观山湖区政协委员,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毛健在观山湖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建设数字视听产业生态村落 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现项目更名为“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的提案,并在联组议政会上围绕相关工作进行发言。

昔日的建议,如今已推动工作落地。毛健说:“很欣慰的是该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年多以来,相关部门深入研究、策划业态、牵头招商引资、高频调度推动,为项目把脉定向、攻坚克难,破解了用地难、招商难、筹资难等问题。”

今年3月15日,观山湖区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企业入驻仪式在朱昌镇高寨村举行,标志着该生态村落正式开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毛健的公司作为园区链主企业,已于3月7日正式搬迁入驻。

“当斯凯威无人机的航迹掠过神鹊茶场,当飞狗MOCO的巨型气模屹立湖边,小兰山正用实践印证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布局。”

毛健说:“我们欣喜地看到,首批40余家数字文化企业已在此扎根,助力观山湖区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数字文化乡村试点,同时项目也成功入选2024年北大创新项目案例库。这片土地,正生长出全国首个‘数字生态森林’的幼苗。”

高寨,这个百花湖旁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落,正在实现凤凰涅槃般的产业跃迁,加速成为以数字文化产业为引领、五个振兴全面推进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2024年,以小兰山助力观山湖区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数字文化乡村试点,并成功入选“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2024)”。

“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小兰山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坚信,三年后的小兰山,当程序员调试设备时,抬眼便可见茶农采摘时萦绕身旁的晨雾;羊肚菌种植基地的电子屏,将实时跳动着跨境电商的订单数据;无人机巡检终端巡护着生态农场……”

毛健对园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正在书写的现实:当科技的温度消融了城乡壁垒,这片土地终将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最佳注脚。”

以青山为布、以湖水为墨、以数字为笔、以文化为彩。两年多以来的探索、规划、建设,为村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项目的推进提供了经验借鉴。

3月18日,在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一联组议政会上,毛健再次聚焦“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发展,以“坚持共建共管共享,推动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跨越式发展”为题作了发言。

“目前,项目建设中的绝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工作生活的刚需都能得到保障。但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增加,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园区交通承载能力的瓶颈日益凸显。”毛健坦言。

因此,他建议,继续加大在交通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为入驻的园区企业和职工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更加宜居的生活配套设施。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的招商引资措施,吸引省内外更多企业参与到园区的产业发展中来,为观山湖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毛健坚定地说道:“作为一名文化科技工作者,我始终相信数字文明与乡土文明可以共生共荣。未来我们将会看到程序员与村民共用一方庭院办公;直播间里主播用方言讲述非遗故事;年轻创客们骑着电瓶车,到树林下的花丛旁与远方的客户开视频会议。这些画面让我更加坚信: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来的革命,而是细水长流的共融共生……这种‘拿着平板巡山,带着创意度假’的新生活方式,赋予了乡村振兴更青春的温度。”


3.jpg

毛健委员(右)介绍他张贴在办公室的百花湖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