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族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从江县政协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梁仕雄
春风和煦,黔中大地绿水青山春意融融。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贵州考察,这是全国两会后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调研。总书记的到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贵州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从江县政协系统引起广泛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把民族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总书记千里迢迢来到边远侗族村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县政协退休老干部石富斌难掩激动之情,话语中满是坚定,“我们必须满怀信心与决心,将民族文化悉心保护、传承下去,努力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与经济资源,让民族文化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
文体艺术界委员徐竹青有感而发:“总书记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心里有了底。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让从江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
谈及如何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界委员、县第二民族中学校长柳海贞指出:“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课程,旨在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县政协主席孟荣林说:“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贵州,为从江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我们要紧紧抓住民族文化和绿色生态两大特色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推动从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县政协常委、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余鸿表示,要立足从江资源禀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的梁海燕委员说:“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守护生态的决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同时开展更多生态科普活动,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让大家都成为生态的守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肇兴侗寨同村民交谈时指出,侗族人民朴实、勤劳、有文化、有智慧,希望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此,县政协委员、占里村村支书吴永福感慨地说:“近年来,占里村依靠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团结奋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取得了重大成果,村民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都是总书记关心关怀的结果。”
长期从事农业产业的胡江委员激动地说:“从江的香猪品质优良,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养殖模式,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让‘从江香猪’走向全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百香果、椪柑、灵芝、瑶族药浴等是从江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吴道珍委员认为,要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