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697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18

生育津贴直发筑牢生育保障新防线


□汪代华


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6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16个省份部分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国家医保局表示,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有助于让医保获得感来得更快、幸福感变得更足,更好地保障女性职工产假期间的权益。(3月11日《兰州晚报》)

在促进生育、保障女性权益的道路上,一项重大变革正悄然发生。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福建、山东、重庆、甘肃、宁夏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 7 地,已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生育女性的心田,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过去,生育津贴一般由医保经办机构发放给用人单位,再由用人单位转付给个人。这一过程看似合理,却存在诸多弊端。部分用人单位可能因各种原因,拖延发放甚至截留生育津贴,使得女职工应得权益受损。例如,曾有企业以经营困难为由,迟迟不将生育津贴发放给员工,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不仅要照顾新生儿,还要为这笔本应属于自己的钱四处奔波维权。而且,由于信息不透明,许多女职工对自己应得的津贴数额并不清楚,只能被动接受单位的安排。

如今,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让女职工真正成为了权益的直接受益者。从便捷性来看,减少了中间的 “单位中转”环节,极大缩短了领取周期。以重庆为例,当地依托医保信息平台,推出 “智能核验+自动计算+直付到卡” 服务,2025年1—2月累计向 20575名女职工发放津贴2.57亿元,资金最快7个工作日内就能到账。女职工无需再为烦琐的报销流程操心,通过线上确认账户信息,就能坐等津贴到账。这不仅保障了资金的及时到位,让女职工在产假期间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安心调养身体、照顾宝宝,还提升了女性生育的积极性,有助于缓解当前社会面临的低生育率问题。

从企业角度看,生育津贴直发也有着积极意义。以往部分企业需先行垫付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对于一些资金周转本就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负担。现在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企业无需再承担这笔垫付资金,缓解了资金压力,降低了用人成本,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当然,在推进生育津贴直发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地区可能存在信息系统不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影响发放效率。对此,各地应加大对医保信息系统的投入与升级力度,加强医保、财政、银行等多部门协作,打破数据壁垒,确保津贴发放准确、及时。同时,还需加强政策宣传,让每一位女职工都清楚了解生育津贴发放政策与领取流程,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福建等 7 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这一举措是对女性生育权益的有力保障,也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一步。期待未来有更多地区加入这一行列,让生育津贴这一福利真正惠及每一位生育女性,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