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政协:
群众的“心上事” 政协人的“头等事”
□本报通讯员 李淑敏
20次深入村(社区)的活动,2900余人次的诊疗服务,价值7万余元的物资发放,惠及上万人次群众……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都匀市政协始终牢记“人民政协为人民”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在都匀市政协的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主席杨青亮出的“同心为民·服务基层”工作成绩单成绩亮眼。
近年来,市政协积极探索并持续擦亮“同心为民·服务基层”这一金字招牌,将群众的“心上事”视为政协人的“头等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同心为民·服务基层’已成为常态工作。”市智力支边办主任吴军介绍,在州政协“五联五促”机制的推动下,州、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专业优势、民主党派职能特点,持续推出送医疗保健、送农业科技、送法律咨询等系列服务为民举措,让群众真实感受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刘芮委员感慨地说,“每一次参与‘同心为民·服务基层’活动,都让我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家住墨冲镇的李大爷感受尤为深刻:“我身体一直不太好,每次的医疗服务都是‘及时雨’,让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是太感谢了!”
为了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真正把为民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市政协多次向各镇(乡、街道)政协联络组征求意见,组织委员深入基层,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切实了解群众需求。
今年以来,助推就业工作成为市政协“同心为民·服务基层”的一项新的工作内容。市政协紧跟市委工作部署,持续用好“院坝协商”平台,充分发挥镇(乡、街道)政协联络组的职能作用,围绕轻纺产业招工主题,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人员、企业负责人、员工代表及部分群众开展系列协商活动,以“政协之力”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几年间,‘同心为民·服务基层’的内涵正不断丰富,金字招牌也越来越亮。”市政协秘书长李兵介绍,2023年以来,全市230名委员经常性走进企业、社区、乡村,采取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结对联系等“短直快”的形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700余件;参与协商活动130余场,助力解决环境治理、捐资助学等问题220个……
这一连串的数据,充分彰显了委员们为民尽责的深厚情怀。
“群众的‘心上事’就是政协人的‘上心事’。”杨青表示,市政协将继续把“民之所盼”作为“行之所向”,充分发挥委员联系广泛优势,引导委员以高质量履职为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