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当扛起重任 用实干推动发展
——丹寨县政协2024年工作综述
□本报通讯员 雷有祥
以担当扛起重任,用实干推动发展。2024年,丹寨县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全县发展大局,深入开展“我是委员我履职、我是委员我献策”活动,不断擦亮“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三大协商品牌,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准正确方向 筑牢坚实根基
坚守党的领导不动摇。县政协始终把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全年向县委请示报告重要事项达70余次,确保政协工作与县委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向同行、行动上同力同为,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笃定前行。
强化理论武装不停步。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常委会会议集中学习4次、党组(扩大)会议集中学习28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6次,组织各类学习活动30次。持续深入的理论学习有效提升了政协委员的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为政协工作高效开展筑牢思想根基。
深化党建引领不止步。将党建工作全方位融入政协工作布局,全力推进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两个全覆盖”,实现党建与履职活动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凭借出色的党建工作成效,县政协在全省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分享经验,为其他地方政协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借鉴。
服务中心大局 彰显政协担当
在助力经济发展提质中扛起政协担当。聚焦“装备制造及硅基材料主导产业发展”“物流体系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利用” 等重点课题,深入调研、精准协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建议》在州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作为书面发言材料,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在助力民生福祉改善中展现政协作为。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小学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等民生实事,持续开展调研,深化民主监督。《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建房难的建议》在州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作为大会发言材料,切实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贡献政协智慧。围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托管”等改革事项,广泛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关于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调研情况报告》所提意见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专题研究部署,成功助推万达小镇入选全国首批“最美小镇”,有力推动了全县改革事业深入发展。
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凸显政协力量。以“助力高质量发展、政协组织怎么办、政协委员怎么干”为思考方向,县政协开展了“助力产业大招商·政协委员在行动”“营商环境大改善·政协组织有作为”活动,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擦亮履职品牌 提升民主实效
协商平台更加完善。按照“六有”标准,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建立委员工作室和协商议事室,实现委员全员入委进组,有效增强与乡村的联系和服务。通过建立政协党组与开发区党工委“园区协商”工作会议制度、协商议事室、委员服务站等,主动贴近园区,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以政协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为重点,以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以“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三大协商平台为特色的协商议政格局更加健全完善。
协商主题更趋精准。聚焦“吊洞水库周边村寨人居环境整治”“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村建房”等主题开展协商,提交的14份协商报告经转办后,多数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转化为推动全县发展的切实工作举措。此外,将《深化拓展民主协商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县委调研式推动重点工作课题,并进行民主监督推动,有力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丹寨成功入选全国“2024年度茶业重点县域”。
协商质效更好显现。针对文明乡风堵点问题,围绕解决农村移风易俗等7个方面,因地制宜开展“院坝协商”32场次,成功解决问题56个,培育出卡拉、烧茶、排中等12个各具特色的文明村寨。聚焦城乡治理难点问题,因势利导开展“社区协商”8次,解决问题22个。着眼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因需施策开展“园区协商”4次,解决问题6个。
凝聚各方共识 汇聚发展合力
在加强联动协作中汇聚力量。县政协主动加强上下联动,精心做好省、州政协领导和专委会到丹寨开展调研的服务工作,充分展示丹寨发展成果。同时,注重横向联络,组织前往荔波、独山、西秀、兴义、贞丰、福泉等县(市、区)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在推进联谊交往中汇聚共识。2024年接待13个省(市、自治区)政协领导、界别委员、政协干部到丹寨调研考察,共计50批次557人,积极宣传丹寨特色文化和发展成果。组织参加“都匀·麻江·丹寨·三都4县市政协第29次联席会议”,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经验。赴荔波、平塘等县走访交流,围绕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开展跨地联动协商,为区域发展凝聚共识。
在扩大社会影响中汇聚人心。高度重视对外宣传,《抱团发展更兴旺》《谱好“协商曲”唱响“好声音”》等26篇稿件被人民政协报、贵州政协报采用,《让非遗成为丹寨旅游靓丽名片》《藏在深山里的千年史诗》等9篇文史资料被政协期刊收录。组织住丹寨的州政协委员提交15件提案,3篇入选大会发言材料。县政协连续4年、6人次在州政协全会上作大会发言,有效提升了丹寨知名度和影响力,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夯实履职基础 强化保障支撑
委员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搭建委员履职载体,通过开展“我是委员我履职、我是委员我献策”活动,147名委员开展走访联系乡村860次,收集意见建议520条,梳理形成议题92个、社情民意信息56条,解决问题238个。
专委会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县政协各专委会牵头,以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为片区,召开片区委员座谈会15次,梳理委员反馈意见建议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围绕乡村旅游、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医疗次中心建设和中小学办学、农村停车场建设等主题,组织界别委员开展特色履职活动。
机关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深刻把握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强化政协机关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以机关高质量服务保障政协高质量履职,为政协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