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8期 本期3684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7

以“滢滢”之火点亮法援之光


——记安顺市政协委员张雪滢


□邹冰洁


“在巴里坤这片土地上,法律援助工作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张雪滢回忆道,每日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案件,以及各类亟待援助的人们。

2023年金秋时节,安顺市政协委员、“90后”女律师张雪滢,跨越万水千山,奔赴新疆哈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法律援助征程。作为贵州唯一参与司法部法律援助“1+1”行动的律师,她如同一束微光,在巴里坤的360个日夜中,照亮了当地群众寻求法律帮助的道路。

一切的缘起,是2023年安顺市律师微信群里发布的一则招募法律援助律师的公告。张雪滢看到后,怀着满腔热忱积极报名。起初,她填报的援助地区是云南。然而,2023年6月,她接到安顺市司法局的一通电话。电话那头询问:“新疆还有一个名额,在北疆哈密巴里坤县,你愿意去吗?”听到这个陌生的地名,张雪滢没有丝毫迟疑,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精神,毅然应下。在她心中,法律援助是矢志不渝的追求,地域从来不是阻碍。当年9月11日,经过飞机火车的长途跋涉,她终于踏上了巴里坤这片土地。

 “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律师协会共同组织的‘1+1’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模式为一名律师或法律志愿者与一名当地法律工作者或志愿者结对子,共同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核心目标是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其合法权益。”张雪滢介绍。

与张雪滢在巴里坤县携手走过一年法律援助之路的大学生志愿者名叫古丽亚?加尔肯,是当地牧民家庭的孩子,当时刚从喀什大学毕业。在这段难忘的时光里,古丽亚始终陪伴在张雪滢身旁,无论是深入街头巷尾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还是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忙碌工作,这对“1+1”的组合总是形影相随。

“在巴里坤这片土地上,法律援助工作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张雪滢回忆道,每日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案件,以及各类亟待援助的人们。

2023年11月14日,巴里坤已是冰天雪地,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在凛冽的寒风中步履匆匆地赶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反映因公司拖欠其7000元的劳务费,导致他无法如期返回河南老家。得知情况后,张雪滢和古丽亚立即联系相关负责人,了解拖欠工资原因,并通过专业的解释让负责人明白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劝其尽快结清拖欠工资。两天后,该公司将全部工资支付给老人,老人得以顺利返豫。走前,老人激动地拉着张雪滢和古丽亚的手连声道谢。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巴里坤的法律援助工作中数不胜数。得知张雪滢和古丽亚的“战绩”之后,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带着满心的疑惑与不同的期望纷至沓来,让张雪滢的工作量激增。即便工作繁忙,张雪滢依然秉持一颗热忱之心。有时得知有老百姓因受伤住院无法前来咨询,她也会毫不犹豫地亲自赶往医院,送法上门,为他们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无论是周末的闲暇时光,还是本应阖家团圆的节假日,只要群众的求助电话铃声响起,她都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烦恼,悉心地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此外,张雪滢还不辞辛劳地多次深入农区、牧区、矿区、军营、部队、学校以及政府部门,积极开展普法讲座。

身为政协委员,张雪滢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法援期间积极参与巴里坤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组织的会议30余次,并凭借自己深厚的法律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20余条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当地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张雪滢的杰出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她先后被共青团巴里坤县委员会聘任为青年讲师团成员,并荣获巴里坤县2023年度法律援助优秀律师和普法宣传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在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服务期内,张雪滢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累计接待群众咨询350余人次、开展普法宣讲及授课50余场次、代写法律文书76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件、认罪认罚案件7件以及信访案件1件,成功地为群众挽回了12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圆满地完成了法律援助任务,为巴里坤的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希望法律的阳光照亮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面向未来,张雪滢铿锵有力地说。


张雪滢委员在巴里坤县第二中学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jpg

张雪滢委员参加巴里坤县第二中学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