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助发展 致力为公暖乌蒙
——致公党中央倾情帮扶七星关区侧记
□本报记者 王 吟 王子昳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中,每一笔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而致公党中央便是那支饱含深情与担当的画笔,为毕节市七星关区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新画卷。
“致公党中央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意义,加大‘地域+领域’帮扶力度,着眼并聚焦科技赋能、民生改善、人才培养三个重点,在构建美好乡村和数字乡村等方面汇聚各方优势资源,精准对接、有效衔接,用项目助推‘产业+事业’高质高效发展,真正做到‘越帮越会帮,越扶越能扶’,助力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取得更大的进步。”2月19日,致公党中央助力毕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毕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出席会议并如是强调。
自2023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印发《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方案》,明确致公党中央定点帮扶毕节市七星关区以来,致公党中央迅速行动,通过整合党内优势资源,实施帮扶项目57个,累计投入资金4600万元,为七星关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先行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仅2024年,致公党中央就积极组织各级组织50余批450余人次深入七星关区调研,精准把握当地发展需求,先后推动实施帮扶项目90余个,涉及资金2234.45万元。致公党中央通过联引知名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提供农业技术支持、联系资源提供设施设备支持、举办致公党中央产业振兴培训班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教育帮扶点亮未来之路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是致公党中央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2023年6月7日,在致公党中央的牵线搭桥下,七星关区与上海师范大学成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合作办学协议,启动教育研究院和附属学校建设。这一合作旨在为七星关区的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致力于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2024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七星关区致公实验学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自2023年9月起,该校68名教师分三批次前往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基地校进行跟岗学习。教师陈冉在结束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后感慨万千:“这次跟岗学习让我收获颇丰,深刻感受到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在‘双新’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转变,要成为与时俱进的‘引导者’‘促进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七星关区致公实验学校校长王家荣介绍:“在学校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致公党中央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多方寻找资源,为学校捐建致公希沃数字教室、致公心理健康室、致公文明超市和致公科普中心。这些功能室的建成,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将把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学到的先进理念应用于实践,努力建成一所优质学校,为七星关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致公党中央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不断创新帮扶形式。联引专家担任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长,指导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七星关区致公实验学校建设;促成湖北师范大学与七星关区签订帮扶协议,协调资金163万元建设精品录播室、校园文明超市、智慧教室和安装护目灯等;联引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帮扶七星关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捐赠87万元建设实训室,全方位助力七星关区教育事业发展。
产业帮扶激活发展引擎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致公党中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七星关区引入了多个产业帮扶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早在2015年5月,在致公党中央、致公党省委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七星关区成功引进致公党中央“致福”品牌工程——“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区”正式成立。为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促进光电产业发展,2017年,贵州省光技术联合创新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光创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聚焦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促进相关成果转化。
如今,走进光创服务中心,高端的检测研发实验室一应俱全,实验人员熟练操作设备,进行灯具各项性能参数的检测。光创服务中心负责人何启鹏介绍:“在致公党的帮扶及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自2017年以来,光创服务中心建成了CNAS国家检测认可实验室,为园区光电企业提供质量检测,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光学前沿技术研究,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专利技术20余项,通过专利技术转化和应用,2024年新增孵化企业8家,目前已孵化和入驻企业13家。”
在七星关区田坎乡白沙河村,致公党助力当地发展柑橘产业,为当地百姓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该村柑橘种植历史悠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种老化、采收季节单一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2022年,致公党上海市闵行区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组织专家深入调研,根据白沙河村的实际地理环境,为其提供了优良品种苗木、果园管道物资等帮扶,成功种植 100 亩赤橙。2023年,致公党上海市闵行区委再次邀请专家到白沙河村开展柑橘嫁接技术指导,顺利完成伦晚脐橙、九月红嫁接200亩。同时,他们还积极发挥“造血”功能,为当地群众举办嫁接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00余人。
白沙河村党支部书记王作楼兴奋地说:“现在,致公党上海市闵行区委免费为我们提供枝条,果农们经过学习,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嫁接技术,能够自己进行嫁接了。我们村传统柑橘的产收季节是11月至次年2月,经过改良后的赤橙在每年1月中旬上市,伦晚脐橙4月上市,九月红则在9月上市。这样一来,村里的果农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这都多亏了致公党的帮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