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669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3

打造“阳明文化步行街” 激发城市新活力


——访省政协委员高刚


□本报记者  潘  建


“打造高品质的步行街,有利于改善城市消费环境、扩大中高端消费供给、提高商业集约化水平、推动流通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展示城市特色风貌和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高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入阐述了建设城市步行街的重要性,并提出将贵阳文昌路打造成“阳明文化步行街”的独到见解。

高刚委员认为,步行街作为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是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亮点的关键举措。诸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重庆的解放碑等,都是各自城市的标志性步行街。然而,在贵州,至今仍缺乏一条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商业步行街。贵阳现有的青云路步行街、新印1950商业街区等,规模相对较小,业态单一,以美食为主,难以在城市形象塑造和商业引领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更难成为代表贵州的特色名片。

高刚委员介绍,贵阳凭借凉爽宜人的气候优势,夏季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避暑,人流量十分可观。然而,当前的消费场景与旅游场景却难以满足如此庞大游客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以贵阳著名景点甲秀楼为例,夏季夜晚常常人满为患,但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却仅为15分钟。而将文昌路打造成“阳明文化步行街”,则有望改变这一现状,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消费场景,有效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并全方位展示贵阳的城市形象。

“建设文昌路‘阳明文化步行街’,对于‘四大文化工程’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承载意义。”高刚委员指出,一方面,以阳明文化作为主题主线,精心设计步行街的各类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阳明文化剧场,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高辨识度和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步行街区。另一方面,在步行街内规划设计民间文化展示展演平台,开辟专门的民族银饰、刺绣、蜡染等民族工艺品展销街区,为多彩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一个精彩的展示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刚委员建议,要以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对“阳明文化步行街”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保留原有的市井烟火气,让老街坊的生活气息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同时,吸引丰富多样的商业业态汇聚于此,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需求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其次,要积极融入现代元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的消费和娱乐体验场景,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5056-A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