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访省政协委员刘学文
□王金柱 本报通讯员 韩延洁
“赵永清主席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重点突出、求真务实。报告全面总结了委员们过去一年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全省发展大局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展现了委员们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增进等关键领域,深入调研、积极履职的精神风貌。”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惠水叶辛好花红书院院长刘学文向记者分享了参会感受。
好花红村,一个充满浓郁布依族风情的地方,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不仅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更因全国人大代表王菁的传唱,让“好花红”成为了乡村美好生活的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以及高水平履职的实践’。这一重要指示,为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刘学文委员介绍,2020年8月,他从北京回到家乡惠水担任叶辛好花红书院院长,在省、州、县政协的支持与指导下,以“书香政协”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借助读书活动,组织政协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提升思想水平与能力素质,带动各界群众参与读书活动,为乡村阅读和乡村振兴助力。
在推进“书香政协”工作的同时,刘学文委员还积极推动好花红村与叶辛好花红书院共同被命名“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此次省两会,刘学文委员带来了《关于把惠水县好花红村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的提案,建议整合好花红村与书院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特色民族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作为省政协委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谈及下一步工作,刘学文委员表示,将深入贯彻省两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特色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