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芝麻糊里的暖意
□范天伟
冬日的晨光初破晓,天边泛起了淡淡的曙光,空气中依旧带着昨夜的清冽。我独自伫立窗前,目光穿越了玻璃上的霜花,落在那一片被白雪覆盖的原野上,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了一股温热的情愫。这股暖意,源自遥远记忆中那一片芝麻田,还有每个寒意袭人的清晨,母亲为我精心熬煮的那一碗芝麻糊。
我家的芝麻田位于村东,旁边有一条终年潺潺流淌的小溪,水声轻柔,清澈见底。夏至之时,田间芝麻杆绿意盎然,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对丰收的渴望。及至秋凉,芝麻渐熟,金黄的花儿渐渐隐退,只留下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此时,父亲便会领着家人下田采收,我们手握镰刀,细心地收割着成熟的芝麻杆,然后整齐地捆扎好,置于庭院中晾晒。在晴朗的日子里,芝麻荚轻轻裂开,露出一粒粒油光发亮的芝麻籽,它们静静地躺在地上,等待着被精选和研磨。
磨制芝麻粉的过程,是对耐心的一种考验。首先,需要将干燥后的芝麻籽仔细筛检,除去任何可能的杂质,然后置入石磨之中,缓缓地转动。石磨由两块厚实的石板构成,中央有一个小巧的孔洞,用以倾倒芝麻。我们轮流推动着磨盘,一圈又一圈,随着磨轮的缓缓旋转,芝麻籽逐渐化作细腻的粉末,一股醇厚的香气随之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母亲不仅精挑细选上等的黑芝麻,还会巧妙地添加少许黑米和糯米,以增加芝麻粉的甘甜与粘稠度。待芝麻粉磨制完成,母亲会将其装进一个瓷罐,放置于厨房最为显眼之处。到了寒冬腊月,她便会从罐中取出适量的芝麻粉,兑入沸腾的热水,轻柔而有节奏地搅拌,直至调成一碗我们钟爱的芝麻糊。这碗芝麻糊色泽深邃,质地浓稠,入口即化,食之满嘴余香,仿佛能驱散所有的寒冷。
光阴荏苒,我已离家远行,踏上求学与工作的征途。每当北风再次吹起,那些关于芝麻田的记忆,以及母亲亲手调制的那碗芝麻糊,就像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在我的心头缓缓展开。置身于喧嚣的城市,冬日的雪依旧飘洒,但那份来自田野的纯真与宁静,却再难寻觅。或许,这碗芝麻糊不仅仅是一道普通的美食,它更像是连接我与故乡之间的一条纽带,承载着我对故土无尽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