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值得期待
□王 琦
12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江苏苏州正式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目前已有9个省的31个统筹区,能够进行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12月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启动,这一消息无疑为广大流动人口和异地生活的家庭带来了福音。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意味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可以跨省用于本人及近亲属的医疗支出,这不仅是医保制度改革的一大进步,更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重要体现。
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推出,是对现有医保制度的一次重要补充和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许多人在外地工作、生活,而医保政策却往往局限于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这种地域限制给异地就医的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实施,打破了这一限制,使得医保资金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合理使用。
此次改革实现了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的三个扩大:从市内到省内、从直系亲属到近亲属、从省内到全国跨省,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不仅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医保政策的红利。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异地工作、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一政策无疑是一大福音。他们不再需要因为医保所在地问题而束手束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医方式。
据统计,2023年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收入和支出金额均超过了6000亿元,累计结余高达约1.4万亿元。这意味着有大量的资金沉淀在个人账户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通过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改革,这些资金得以盘活,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此外,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推出,也有助于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立一个全国统一、高效流动的市场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医保政策的改革,正是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人口和资源自由流动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实现医保资金的跨省共济,可以降低人口流动的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统一。
在具体操作上,通过“医保钱包”功能模块,参保人及被共济人可以方便地完成转账和使用。这种数字化的操作方式,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的便捷性,也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得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追溯。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确保医保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规性,如何进一步提升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符合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高效医疗保障的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将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