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625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3

让诗仙李白“无语”的悬空寺


□扁舟听雨轩


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

想当年,唐玄宗宣李白到御花园中赋诗助兴,共赏牡丹。不料,酩酊大醉、衣冠不整的李白被人架着进来之后,倒卧在案旁,狂放不羁地大喊:“力士脱靴来,贵妃研墨来!”

一旁的高力士和杨贵妃面面相觑,对着一个醉酒中人,只好放下身段,一人为之脱靴,一人为之研墨,无奈地听凭使唤。

诗仙毕竟是诗仙,只是用冷水抹了一把脸,便灵感闪烁、文思泉涌。醉眼朦胧地握笔在手,挥毫一摇,洋洋洒洒,就是《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字里行间,琼楼玉宇,歌舞升平,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喜得李隆基龙颜大悦,乐得杨玉环花枝乱颤。

但是,诗仙纵然“落笔摇五岳,啸傲凌王侯”,也有文思不通灵感无窍的时候。

一生游历穿行于名山大川之间,李白虽留下了无数诗意盎然的鸿篇巨制,却唯独在仰望悬空寺的时候,未能捕捉到一丝跃动的灵感,迷失了歌而咏之的方向,只得在悬空寺下的石头上,写下了“壮观”二字。酒酣耳热的意乱神迷之下,还在“壮”字的两横之间,画蛇添足地多点了一个圆点。好在看客们将错就错,善意解嘲道:诗仙笔下的壮观,总是比别人看到的壮观还要更多那么一点。

悬空寺绝对称得上壮观,也绝对配得上浪漫。

北魏年间,有一位名叫寇谦之的天师道长,一生心愿就是想建一座空中道观。仙逝弥留之际,大师一再叮咛弟子们,未来的道观一定要“上延霄客,下绝嚣浮”。

这样的嘱托,岂不是憧憬有高山仰止的壮观?岂不是满怀了天马行空的浪漫?

公元491年(北魏太和十五年),在弟子们的接续努力之下,寇谦之的遗愿终于实现了。一座空中道观落成于唐峪河西岸陡峭的翠屏峰岩壁上,犹如佩戴在刀劈斧削的山崖腰间,面向东方,仰望着恒山主峰天峰岭,取名“玄空阁”。这一年,距天师道长离世已过去43年。

玄空阁一经问世,便引来了无数香客与游客的膜拜和围观。远远地望过去,玄空阁就像是悬挂于峭壁上的一幅巨大壁画,也像是镌刻于山腰上的一组巨型雕塑。踏足其上,心头顿生如临深渊之感,让人无法不心生疑惧:脚下那十几根胳臂粗细的木棍,能否支撑起这庞然的宫殿?

随着历代的扩建改造,玄空阁形成了“一院两楼”的形制。金代开始,儒、释、道三教在此合于一体,方改名为“悬空寺”。“悬”通“玄”字,源于道法,“空”字则对应佛理。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就是如此让人心惊胆战的空中楼阁,却已在这峭壁之上安然屹立了1500多年。据山西省浑源县县志记载,最近的40年内,这里曾发生过两次6级左右的地震,悬空寺在地震中片瓦无损,骨子里透射出一种无畏的壮观和坚强的浪漫。怨不得“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也被震撼得张大了嘴巴而作不出一首诗来。

寺内的一块石碑上,刻了这么一句话:“不知者以为神为之也。”

徐霞客行至此也慨然惊叹: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

经现代科学研究测定,对寺院楼阁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是横向深深楔进岩壁里的27根铁杉木,而不是直立在楼阁和岩壁之间的木柱子。其中的力学原理,是27根铁杉木横梁作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与回廊栏杆及上下梁柱紧密扣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强化了承重和抗震的力量。那些胳臂粗细的直立“木棍”,只起到辅助的支撑作用,更多的是装饰效果,平添起惊险的场面,夸张着刺激的悬念。

悬空寺的最高处,离地面90多米,虽然是耸立于危墙,但依然是大门南开,遵循着中国建筑坐北朝南的规范。虽然整座寺庙只有短短的32米长,大大小小的建筑却多达40间,寺院、禅房、佛堂、鼓楼、钟楼等一应俱全。

如今的悬空寺建筑主体为南北两座阁楼,两楼均为三檐歇山顶,凌空峙立,由飞架的栈道和六座高低错落的殿阁牵手相望。南楼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从低到高分别是纯阳宫、三官殿和雷音殿;北楼亦高三层,长约7米,宽约4米,底层为五佛殿,中间为观音殿,最上方为三教殿。

纯阳宫供奉着道家的吕洞宾;三官殿供奉着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雷音殿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五佛殿供奉着大日如来领衔的五智佛;观音殿供奉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最高处的三教殿最为独特。殿堂中,同时供奉着儒、释、道三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居中,孔子居左,老子居右。这种不同文化和信仰和平相处、共荣共生、相偕发展的气象和格局,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这是中华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浪漫,更是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崇高境界的壮观。

悬空寺将科学、美学和宗教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蕴含了中华文明对尽善尽美的追求。意大利考古专家尼诺评价说: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

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将悬空寺列入了世界岌岌可危的十大建筑。

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在问:悬空寺,你还好吗?悬空寺自豪地回答:十年算什么?再约千年!千年之后,请大家再来看看我的浪漫,再来写写我的壮观!


5012-4-3.jpg

悬空寺下的李白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