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3581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发挥“政协之能” 服务“黔南之为”


□杨显龙


十三届黔南州政协履职以来,在州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把“请你来商量”作为践行“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生动实践,聚焦党政所需、发展所要、企业所盼,持续深化拓展“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机制的内涵外延,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搭平台聚众智,在广开言路中夯实协商之基

一是健全“商”的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要求,建立“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机制,明确“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的阵地建设、组织体系、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程序等,推动协商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同时,积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逐步形成“院坝协商·建和美乡村”“社区协商·建和谐社区”“园区协商·建和合园区”“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协商工作格局。二是丰富“商”的主体。按照“利益涉及到谁,就和谁商量”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灵活采取“请进来”会议协商、“走出去”现场协商,让更多社会组织和群众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到协商过程中,推动形成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凝聚共识的局面。同时,充分利用“院坝会”“田坎会”“楼栋会”等形式,积极推进“院坝协商”“小微协商”,把协商搬到基层、搬到群众身边,激发老百姓议事热情,切实以协商议事“小平台”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不断夯实“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群众基础。三是精选“商”的议题。按照“党政点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的要求,聚焦“四化”建设、民生发展、基层治理等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协商议题,着重把握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广泛收集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层社会治理痛点、热点、难点和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等议题,推动政协协商更好服务中心大局、服务基层群众。


二、谋发展添动力,在服务大局中展现履职之效

一是积极协商建言,当好决策咨询“参谋员”。坚持把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第一要务,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按照“五个一”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开展“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十五分钟’生活圈”“围绕‘特意性’旅游品牌打造‘随意性’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黔南州‘2+1’产业园区发展”“黔南州林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黔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协商议政活动,面对面与党委政府共商发展之计、共谋发展之策,努力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政协方案”。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好助推发展“信息员”。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大事要事,精选“高质量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促进城乡就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瓮福千亿级产业园区物流配套建设”“公益诉讼实施”“惠水百鸟河数字小镇建设运营”等群众关心关注的课题,深入基层、企业和项目一线开展调研,积极思考“破题”之策,探索“解题”之法,着力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项目建设献计出力,形成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精准推送给相关部门单位,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三是深化联动协商,当好区域协作“联络员”。高质量承办昆明南宁贵阳与红河桂林黔南“3+3”政协跨区域协商会议,助力共同打造滇桂黔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带及国际旅游目的地。积极参与左右江革命老区七市(州)政协主席联席会议,通过联合视察、联动协商,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健全完善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省部会商和省际协商机制》等7个联合提案,为推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出谋划策。四是抓实提案督办,当好助推落实“监督员”。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坚持把协商民主理念贯穿提案办理全过程,聚焦河流污染治理、景区周边环境整治、饮用水水质监管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提案办理监督,共同协商推动问题解决,真正实现在协商中监督、在监督中协商。同时,积极推荐政协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行风评议员、司法听证员,依法依章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助推党政决策落实、部门效能提升。


三、聚共识激活力,在同心同向中汇聚奋进之势

一是抓阵地建设。牢牢把握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独特优势,严格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委员、界别委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加强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络,做好党建与界别活动、专委会履职等融合文章,把州政协建设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努力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转化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二是抓能力提升。深入推进“五个政协”建设,持续开展模范机关和示范党支部创建,不断拓展“委员之家”“书香政协基地”“文史陈列室”社会功能,着力推动政协“读书+履职”深度融合,有效激发“让政协队伍动起来、让政协工作活起来、让政协作用大起来”的履职新活力。三是抓氛围营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借助各级各类媒体平台,讲好黔南多党合作故事、人民政协故事,积极传播正能量,发出政协好声音,以“好声音”赢得共鸣,用“正能量”汇聚合力,营造凝聚共识、团结共事浓厚氛围。


(作者系黔南州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