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1期 本期3571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3

“商”出质量 “议”出实招 “助”出实效


——黔南州政协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  珊  刘雪红  刘茹男


烤烟是黔南的优势传统产业,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黔南州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协商议政,做到州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智慧力量就凝聚到哪里。特别是2022年以来,州政协围绕全州经济发展大局和乡村产业振兴主题,协商选题紧扣烤烟产业发展,契合群众所急所盼,将烤烟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作为建言资政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黔南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聚政协之智、汇政协之力、展政协之为。


服务大局,汇聚“政协之智”


5月22日,州政协调研组到瓮安县玉山镇大岩水库项目施工现场,实地督查项目施工进度以及相关部门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各专项验收推进等工作情况,确保9月份完成全面竣工验收。

大岩水库是烟草援建的水源工程项目之一,项目竣工后,可帮助解决玉山镇苟家庄村、新庄村及江界河镇樱桃村2983亩烟地和9200亩烟田灌溉用水需要。

为让库区农田浇灌到这份“源头活水”,去年以来,州政协主要领导亲自率调研组,多次深入都匀、瓮安、平塘三县(市)对3个未竣工水库开展调研,梳理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和困难,并组织水务、烟草等相关部门和涉及的3个县(市)进行协商,协调参建各方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有力推进工程建设。目前,3个水源工程竣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这仅仅是州政协助力全州烤烟产业发展的实例之一。

2022年11月28日,州政协在前期广泛调研及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全州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会上,梳理出影响黔南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短板弱项,紧紧围绕稳政策、稳烟地、稳烟农和增订单、增投入、增效益的“三稳三增”,开展专题协商,凝聚各方力量,为烤烟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达成了“正视短板,精准发力,有效破解影响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的共识。

2022年底以来,州政协通过“请你来商量”协商机制,搭建起州、县、镇、村四级产业联动共话平台,畅通了各政、工、农、商和谐沟通渠道,通过部门紧密协作,资源优势整合,赋能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动协商,贡献“政协之力”


2022年10月,赴黔南8个烤烟种植县(市)实地调研烤烟产业发展;11月,组织召开全州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12月,搭建“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组织贵定、龙里、福泉三县(市)召开烤烟产业跨区域联合发展会议。

2023年2月,组织召开推动贵烟高端原料定制化生态烟叶产业三县(市)联合发展推进会;4月,赴贵定、龙里、福泉三县(市)开展烤烟产业发展暨基础设施建设调研督导;8月,全省“贵烟高端原料定制化生态烟叶座谈会”在贵定召开,针对黔南定制化生态烟叶生产进行高层协商。

今年3月,开展“贵惠龙平”定制化生产专题调研;组织召开“贵定、惠水、龙里、平塘四县专供贵州中烟基地单元烟叶定制化生产”专题协商会;3月和5月,针对都匀羊安水库、瓮安大岩水库、平塘摆图水库等3个未竣工验收的烟草援建水源性工程项目连续开展实地调研和督查性调研。

……

这是州政协针对烤烟产业开展协商议政的时间线和发力点。

近年来,州政协紧紧围绕稳政策、稳烟地、稳烟农,增订单、增投入、增效益“三稳三增”目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积极开展“州县镇村”四级联动协商,与企业、部门、烟农面对面协调解决群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梳理出来的基本烟地规划、保护和培育还不到位,水、电、路和新能源烤房等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烟地流转、劳动用工和机械化等专业服务还不够规范等问题,逐一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事,烤烟产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2022年以来,州政协持续推进贵烟高端原料定制化生态烟叶项目,通过“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协调贵定、龙里、福泉三县(市)跨区域联合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定制化生态烟叶发展新样板。在各级政协的推动下,“贵烟高端原料定制化生态烟叶”种植区域从贵定的新巴、新铺拓展到同纬度生态带的龙里洗马和福泉仙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跨区域联合联动开发,定制生产规模从2022年的0.8万亩增加到今年的5万亩。

州政协还整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探索形成“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长效机制,多点发力,打通了政、工、农、商沟通渠道,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政企协商发展步入快车道。

通过“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一个个制约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迎刃而解。


履职尽责,彰显“政协之为”


在“政协之力”的赋能下,黔南烤烟产业快速实现提质增效——

通过大力推动烤烟生产向重点烟区、核心烟区倾斜,今年,全州万担乡、千亩村同比增加1个和10个,百亩相对连片基地达到407片、7.2万亩,占总面积的87.5%。全州培育新增烤烟种植家庭农场20个,种植专业户240户,有力推动烤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全州定制化生产面积达到5万亩,调拨定制化烟叶3.27万担,同比增加1.09万担。

福泉、贵定、长顺等县(市)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240.89万元用于烤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烤房35座;烟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2461个,投入资金由2022年1853万元增加到2023年2680万元,新建新能源烤房160间,改建生物质能源烤房1067间,新能源烤房占比达59%。

以亩均产值提升为核心,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推广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亩均用工降至17个以下,亩均产值5072元,同比提高217元;围绕基本烟田和烤烟设施综合利用,以产业综合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烤烟+”多元产业,全州产业融合促进烟农多元化增收收入近600多万元。

通过与全州7家金融机构协商,减少“两烟”客户贷款利率,今年可为“两烟”客户减少贷款利息近500万元,切实为烟农、零售户减负。

“州政协聚焦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难点、困点,凝聚各方智慧,汇集各方力量,民主协商议政,‘商’出了质量,‘议’出了实招,‘助’出了实效。”州政协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