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8期 本期3563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9

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鱼  予   崔  杰


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期5天的2024年(第十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于7月12日落下帷幕。创业周吸引3125名各类人才携3082个项目参会,完成签约项目2277个,较2023年增长8.53%。重磅发布的“1+8”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系列人才政策,让“人才友好”成为苏州城市建设的新目标。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充分具备识才的慧眼,坚守爱才的诚意,拥有用才的胆识,厚植容才的雅量,深耕聚才的良方,是“人才友好”的路径。苏州从发布“1+8”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系列人才政策,以《关于苏州市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统领性文件构建“1+8”人才政策体系,从政策友好、平台友好、创业友好、就业友好、服务友好5个方面推出18条具体举措,到贴心打造人才友好的“软环境”,构造人才与城市“多维”格局,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让城市因人才而充满活力,吸引和凝聚更多人才参与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人才选择一个城市、爱上一个城市、定居一个城市,说到底是这个城市有人才想要的工作、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所在。如何用良好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引进之后如何让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更现实的问题。给予顶尖人才顶级支持,提供资助和全方位最优保障,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秀创业项目、重点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等,直接立项或简化程序,用心用情才能“筑巢引凤”。

城市和人才的最好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人才的数量是稀缺的,人才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一个人才往往可以创造无法估计的社会财富,通过“一带十”“十带百”,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人才裂变”效应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因此,仅仅做好引进这一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将长远的引才、用才、育才与短期的紧要重点需求相结合,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才能使人才既“安家”又“安心”,才能使得各类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能够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人才引进为城市注入蓬勃的活力,并与城市形象紧密结合。发展属于人才,希望寄予人才。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的精彩舞台,构筑人才成长成才的一流生态,打造人才安居乐居的舒心环境,全力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富之地”,需要共同为人才创新发展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厘清部门职责关系,精准聚焦需求痛点,积极践行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促进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共同发展。当人才与城市有更多、更好的良性互动,有更多认同感、归属感,才能助推城市发展更出彩,更有“年轻态”“城智慧”。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用最恰当的人做最恰当的事,吸引人才更成就人才,考验着地方管理者的慧眼、诚意、胆识、雅量和良方。相信只要能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那么,人才与地方发展将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