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1期 本期3554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黎平县政协:“党建+”奏响村寨和谐最强音


□本报通讯员  石  宇


近年来,黎平县政协坚持以民族团结为主线,在“一村跨两省”的登晒村探索推进“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模式,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协商利民,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着力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协商出省际边界地区共建共治良方,协力奏响村寨和谐强音。

搭建“党建+好商量”平台。登晒村位于黎平县龙额镇与广西自治区三江县富禄乡交界处,世居着侗、苗、瑶、壮、白、水等多个少数民族。为促进省际边界地区民族团结、经济繁荣,2011年,经黎平、三江两县协商批准,建立了一村跨两省(区)的“黔桂登晒村联合党支部”,有效解决了不同籍贯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在村寨治理中,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搭建“党建+好商量”平台,有效激发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效应。黎平县政协推动组建两乡镇及登晒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人士、群众代表等共同参与的协商议事会,建立协商议事平台,扩大两省(区)群众表达的渠道和途径,保障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

精选“党建+解难题”议题。联合党支部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和“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等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等内容,广泛征集协商议题。两乡镇建立联合协商机制,在调研基础上确定协商议题,并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的原则,灵活开展院坝协商。

转化“党建+办实事”成果。围绕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社会治理、产业项目联建规划等方面议题,坚持先调研再协商原则,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建议,提高了协商的针对性。经过协商达成共识的议题,联合党支部按照职责分工将协商意见交由相关人员办理实施,并对协商议事结果办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今年以来,登晒村开展院坝协商议事6场次,达成协商意见10余条,从源头上激发了双边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凝聚了共识、促进了和谐,有效发挥了院坝协商在助力群众参与村寨共建共治中的作用。

营造“党建+成果转化”氛围。针对村里“共村不共省”的特殊情况,通过“院坝协商”,创新实行“十联工作法”,即治安联防、警务联动、纠纷联调、困难联帮、活动联谊、村务联议、产业联兴、资源联享、平安联创、问题联治,打通社情民意“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矛盾纠纷调处等难题,形成两省共治、资源联享、协作发展格局,将政协基层协商有效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自联合党支部建立以来,村中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安全事故、无吸毒贩毒人员、无辍学学生的目标,成为团结、文明、守法、平安、和谐的黔桂边界村寨典范。

现在的登晒村,人居环境和谐靓丽、产业项目联建共兴、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现在大家一起开展庭院美化行动,一起建设美丽乡村,有活动大家一起做,有困难大家一起帮,不分贵州人与广西人,我们都是登晒人。”登晒村村民杨新林说。

“我们都是登晒人。”一句最简单的话,道出了登晒村和谐发展的密码,奏响省际边界地区和谐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