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552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一次剿匪战斗中的党小组会议


□文/图  杨南平


1950年7月3日,雷山匪首谢世钦、石开召集黎平匪首杨锦标、平越(今福泉)匪首戴树琪、麻江匪首白焕文等到凯里开秘密会议,策划攻打丹寨县兴仁、扬武,企图夺取丹寨,围困三都,威胁炉山。解放军获悉情报后,驻丹寨51师152团张通达团长率领第3营和4个直属连队出兴仁至舟溪。敌人闻知解放军来到,竟然互不通气,各自先后逃跑,我军围歼了匪“炉、麻边区反共游击司令部”第8支队,击毙副支队长王昌基,缴获机枪1挺、步枪5支。

1950年初,独山军分区组建丹寨警卫营,建制三四百人,由县委书记兼县长陈泽民任营政委,副县长刘文修任营长,解保田任副营长,曹孝连任副政委,隶属军分区领导。警卫营以县公安队为基础,编为两个连3个中队,配备机枪和手榴弹。

新生人民政权一手握刚枪,一手抓生产,稻田里的粮食成熟时,首先保障老百姓顺利秋收。

1950年8月21日,丹寨县人民政府派警卫营前往都匀护送盐巴和其他物资。混入丹寨扬武乡人民政府内部的乡长钱荣祥,得知县内我军力量单薄,连夜派人到雷山县向匪首谢世钦告密,企图让匪兵趁机攻打丹寨前哨扬武。

匪首谢世钦接到告密信,心中大喜,立即派匪第10纵队司令、丹寨匪县长李鼎彝和匪首李远荣率2000多匪徒往丹寨出发,直奔扬武乡,妄图趁机拿下扬武。匪徒们十分狂妄,四处扬言要南下攻丹寨,血洗山城;然后北上取炉山,扩充势力范围。

敌人连夜出发,天亮前悄悄包围了羊排碉堡,当时这里只有干部战士29人,情况突发,十分危急。

8月22日清晨,一位苗族老乡气喘吁吁地跑来向解放军报告:“敌人悄悄来了,密密麻麻已布满前边的朱砂厂。”

龙泉区长郭维带着大家刚出操回来,正在洗脸,一听报告,立即下令大家拿取武器,进入阵地准备迎敌。

山前的迷雾还没有退去,敌人已经步步逼近,聚集在离战士们不远的地方,突然对着碉堡用机枪、步枪密集扫射。接着,成群的土匪呜呜呀呀地叫喊着,一步一步地逼向碉堡。我干部战士沉着冷静,严阵以待,等待敌人靠近之后,突然开枪射击,狠狠打击进犯之敌。

当天,区工作队队长郑喜林和副队长韩其发正带着16位同志在乌湾寨一带发动群众,闻知土匪进攻,立即赶来增援。

同志们一路跑步前进,一直到达雄其坡。抬眼望去,再往前就可以袭击敌人后背,但两处制高点已被敌人的两挺机枪控制着,山坡上到处都是土匪。当时的情形是敌众我寡,地形于我不利。

工作队16位同志中有6名党员,于是,6位党员同志在一口水井旁边现场召开党小组会,研究如何夺取制高点,如何消灭敌人,会议决定由党员同志带头向敌人进攻。根据现场侦察,发现能够控制整个战场的只有干河坡这两个制高点,上面有敌人一个加强排和两挺机枪,居高临下,夺下来后地形对攻打土匪有利。

“队长,咱是共产党员,你就让我去把那挺机枪拿下来吧!”一位山东籍的年轻战士对郑喜林说。

“这两个制高点,要坚决夺取,但我们必须巧夺阵地,尽量减少损失和牺牲。”韩其发跟着说。

接着,韩其发指着前边的地形分析道:“这一带地势很好,遮掩物多,敌人现在绝不会想到我们要攻击他的屁股后面,如果我们能够隐蔽前进不让敌人发现,迂回到山脚从另一面突然发起进攻,我们就可以从被动转为主动。”大家认为韩其发的分析很有道理,就马上进行了行动布置。

出发前,6名党员庄严举手宣誓“为了黔东南的解放,为了广大苗族同胞的翻身,不怕牺牲,浴血战斗,消灭敌人,保卫碉堡,保卫丹寨县城!”

16个人随后分成两组,新老战士搭配,党员战士和非党员战士搭配,郑喜林和韩其发各带一组,相互配合,往前进攻,抢夺制高点。

郑喜林正准备出发,当地刚参加革命的一位年轻战士挺身而出,对郑喜林说:“队长,我熟悉地形,让我带路!”

大家跟着这位战士,悄悄绕过山脚,从另一面向山上冲去。

快到山顶时,我两个突击组抢占好各个进攻位置,然后拿出手榴弹,按队长手势同时扔向敌人。韩其发接着大声喊道:“一排往左,二排往右,三排跟我来,冲啊!”顷刻间,枪声大作,两组同志勇猛地往上冲。

敌人调转机枪,朝我战士们扫射,大家立即扑到在地上,在敌人子弹中观察,寻找突破口。

郑喜林命令战士们用火力压制敌人,进行掩护,自己与新战士往右边匍匐前进,找到了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

新战士悄声对郑喜林说:“从这里可以攀爬上去!”郑喜林带着新战士,使劲地往上爬,冲到了离匪兵只有十几米远的地方,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拿出手榴弹拉开弦线,一同甩了出去,同时高声喊道:“缴枪不杀,你们被包围了!”敌人遭到背后突袭,胆颤心惊,来不及反应,就一窝蜂似的逃下山去了。那位新战士见了骂道:“再不跑,等下老子要你们的狗命!”工作队拿下了两个制高点。

从山头往下看,自朱砂厂到乌滩河,黑压压的全是土匪,一些匪徒正狼嚎鬼叫地大喊:“共产党们,投降吧!”“打下丹寨县,活捉陈县长(陈泽民)!”同时用机枪、土炮、步枪向碉堡直射!

山头两翼的敌人,也集中火力向工作队射击,同志们怒火中烧,说道:“不干掉这些家伙,决不罢休!”于是16人把单枪连成排子枪,为迷惑敌人,16个人同时举枪瞄准,16支枪同时射击,又解下手榴弹,16颗手榴弹同时扔出,炸得山头两翼的敌人招架不住,仓皇逃跑。

其他山头的敌人见势不妙,不知什么情况,惊慌地喊道:“共军大部队来了,快跑!”也跟着逃跑……

战士们追到乌滩河,郭维命令停止追击,大家才止住步子,扛着缴获的土炮和土匪的枪支返回。

这次战斗,我军仅仅四十多人,面对强敌,不惧牺牲,在党员小组的带动下,击退了2000多匪徒的进攻,以少胜多,保住了碉堡,保卫了丹寨县城,也使得雷公山地区的匪兵不敢再轻易向炉山县城发动攻击。


4939-4-3.jpg

1949年12月—1950年9月15日敌我形势示意图


4939-4-4.jpg

参加解放丹寨的老同志重逢合影(摄于1986年5月10日)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20世纪80年代初丹寨县委党史办编印的《回顾丹寨解放》史料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