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赤合特支——贵州省第一个跨省联合县级地方党组织
□文/图 王大勇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恽代英、萧楚女在四川泸州川南师范任教期间,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梁业广、汪荃江、金云程(又名金奚生)、汪良杰等人在此就读时,深受影响和熏陶,投身革命。
梁业广(1903-1935),字幼勤,四川省合江县九支区人,先后就读于赤水高等小学堂、川南师范,1924年在泸州经恽代英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广州农民运动学习,次年结业后回泸州,从事农运工作,参加了刘伯承领导的泸顺武装起义,负责部队农运工作。
泸顺起义失败后,梁业广回到合江、赤水两县接壤地区传播马列主义,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梁业广与曾在川南师范学校一起参加党团组织的同学汪荃江、汪良杰、贾审修(又名贾一平)等人秘密从事筹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在赤水兵工厂、赤水女中、省立赤水二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团员。
1927年12月,梁业广和原在川南师范学校入党的李卓吾、王新禄等人在合江县九支区五通庙(合江大渡口)开会,梁业广传达了中共川南特委有关尽快将党组织建立起来、开展革命活动的指示精神,会议一致同意建立党组织,并于1928年春报经川南特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中共合江特支)。
1929年12月,经中共四川省泸县中心县委批准,将原中共合江特支改建为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中共赤合特支),梁业广任书记、吴叔均任组织委员、金奚生任宣传委员,王荫南分管工运、贾审修分管青运、范辉廷分管农运,梁业广、金奚生、王荫南负责赤水县、合江县九支一带的工作,贾审修负责合江县城、先市区等地的工作。至此,贵州省第一个跨省联合县级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赤水县正式诞生,拉开了全省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序幕。
中共赤合特支的诞生,开启了贵州革命历史新的里程碑,在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而又光辉灿烂的一页,创造了在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上五个“第一”。即:第一个到贵州省创建组织的共产党人——梁业广,1927年来到赤水传播马列主义,创建党的组织;贵州省第一所以传播马列主义为目的而开办的学校——平民夜课学校,1928年2月创建;在贵州省发展了第一批中共党员——罗奕云、罗远香、王荫南、邓汉彬、毛其国等5名党员,1928年秋入党;贵州省第一个基层支部——中共赤水兵工厂支部,1929年12月建立;贵州省第一个跨省联合县级地方组织——中共赤合特支。
中共赤合特支犹如星星之火,给黑暗中的赤水带来了一线亮光,让灾难深重的赤水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中共赤合特支的建立及其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让广大赤水人民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对革命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风起云涌革命活动,充分体现了赤水县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崇高革命精神,有力地打击了地方军阀及国民党当局势力,动摇了地方军阀及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基础,给黔北川南人民带来了救亡图存和自求解放的曙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唤醒了人民群众。中共赤水地方组织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让当地饱受压迫剥削、已麻木不仁的群众,重新燃起民族精神的火焰,唤醒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二是支援了红军队伍。中共赤水地方组织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使赤水人民初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初步懂得了“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翻身得解放,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红军长征在赤水期间,赤水人民大力支持和配合红军,冒着生命危险送粮、送物、带路、报名参加红军、救护红军伤病员,留下“红嫂”聂永珍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为配合红军长征,党组织发动石顶山武装起义,许多优秀赤水儿女参加了起义斗争,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三是壮大了革命力量。自1929年中共赤合特支建立至1949年赤水县解放的20年间,中共赤水县地方组织虽历经破坏、建立、再破坏、再建立等曲折发展过程,但革命历史并未间断,党的活动从未停止。20年间,中共赤水地方组织在斗争中成长,在起伏中壮大。中共赤合特支壮大发展为中共赤水县临委,30名党员团员壮大成为500余名党员,2个支部和6个党团小组壮大成为3个区临委、1个区委、1个总支、2个直属支部、20余个支部。四是培育了革命人才。中共赤合特支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及新思想新文化,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培育了一批有志青年走出赤水、走出贵州,奔赴神州大地,投身党的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比较杰出的有:秦川(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贾若瑜(开国将军、首任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江浩然(七大党代表、中国冶金工会主席)、罗明(中共湖北省委顾问)等。与此同时,许多赤水儿女碧血沃故土、英名留青史。例如,梁业广,1934年4月被捕入狱,1935年4月被营救出狱,在狱中受尽折磨,出狱后仅10余天即去世,时年32岁;黄星元,曾任“少共”合江特支书记,1935年春在重庆被捕,坚贞不屈,后牺牲于重庆江北,年仅21岁;傅方权,曾任中共赤水特支书记,1941年被枪杀于赤水城郊头桥,年仅21岁……
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革命精神在赤水这片红色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传承赓续。在此之后,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的军民鱼水情,边区游击队组织群众开展反抗斗争……赤水将红色基因根植在每一寸土地,传播着不熄的革命火种。
中共赤合特支首任书记梁业广烈士
少共团员、开国将军贾若瑜就读贵州省立赤水二中(今赤水一中)时留影
中共赤合特支旧址
(作者单位:赤水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