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534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9

完善新乡贤机制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都匀市政协开展“院坝协商”活动小记


□本报通讯员  李淑敏


“非常感谢大家推选我担任会长。我将带领乡贤会的同仁,一起为建设和美、幸福摆忙贡献力量。”新当选都匀市毛尖镇摆忙村新乡贤会会长的凌云小学老师罗光能笑盈盈地说。

摆忙村位于中国名茶“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区,是毛尖茶的主要交易区之一,也是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醉美茶乡”。这里人杰地灵、贤能辈出,但乡贤们常年在外、力量分散,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发挥不足。为此,都匀市政协坚持问题导向,经充分调研和反复研究,决定以摆忙村为示范点,切实发挥“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作用,通过“院坝协商”探寻破题之道。

日前,市政协以“完善新乡贤机制,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为议题,组织毛尖镇和摆忙村的镇、村两级干部及政协委员、乡贤会会员齐聚一堂,选举新一届新乡贤理事会组织机构成员,协商制定乡贤会章程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现场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激发新乡贤活力、建设和美乡村集众智、聚众力。

“今年,乡贤会将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民族文化发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公益事业活动。各位新乡贤都有事业、有情怀,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积极靠前、主动作为,彰显自己作为乡贤会会员的人生价值。”摆忙村第一书记吴培勇“动员”说。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无论作为企业家、还是政协委员,我都有义务和责任。”市政协委员、都匀青山精神病医院法人代表谢祖寿第一个起身,向捐款箱塞入3000元。

“乡村发展有需求,新乡贤就要行动。我们新乡贤理事会班子义不容辞,我个人先捐1000元。”罗光能表示。

“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村‘两委’全力支持,捐5000元。”摆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申龙高举捐赠牌说。话音未落,现场便响起一阵掌声。

随后,参会领导、理事会成员和有关人员依次上台捐献爱心。截至当晚,共收到99位乡贤及爱心人士捐款29950元。据悉,该款项将建立爱心基金池,用于当地奖学、助学和帮扶。

“这次‘院坝协商’,及时解决企业想捐赠无信息、无渠道和乡村需帮助缺人脉、缺资金的难题,是政协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广大乡贤反哺家乡、投身公益搭建了平台。”市政协主席杨青说,摆忙村要进一步完善新乡贤理事会运行机制,不断增强村寨造血功能,为推动乡村振兴与乡贤发展的“双向奔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