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3533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8

黔东进士第一人侯位


□文/图  张维军


侯位,字世卿,生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卒年不详,平溪卫(今玉屏自治县)人。侯位于明正德六年(1511)考中进士,成为黔东有史以来进士第一人,历官无锡知县、兵部主事、武库司郎中、山东参议、福建布政使、南京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江南操江巡抚、都御史等职。

侯位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曾祖父任过平溪卫属下千户所正千户,祖父、父亲均承袭其职。父亲侯玺袭职后,在平溪屯田和带兵,屡有功劳,尤其在整治和管理仓粮方面颇有建树,使一度弊病丛生的仓粮管理逐渐走上正轨,因此得以升任平溪卫指挥使。可是好景不长,侯位尚在年幼时,父亲便因病离世,抚育侯位的重任就落在母亲一人身上。

侯位的母亲夏氏出身湖广名门,容貌出众,她性格温良和顺,意志却刚毅坚强。丈夫侯玺去世后,夏氏便执守“柏舟之节”,一心哺育侯位,希望儿子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无论严寒酷暑,夏氏从不间断接送侯位去平溪卫城西德胜楼私馆读书;即使侯位身体不适或生点小毛病,她也鼓励儿子,让他坚持去上学。回到家里,夏氏也严格要求侯位认真学习,并以讲故事、习礼俗等方式引导侯位做人行事。侯位天生聪慧,胸有抱负,经母亲悉心教导,从小就懂得刻苦学习,常常读书至深夜。

弘治八年(1495),侯位参加乡试中举,步入仕途,就在本乡为官。刚入仕,侯位就牵头联络平溪卫23名乡绅千里迢迢奔赴京城请求开办平溪卫官学。当时,平溪卫虽然设学,但并未真正建立官学,讲学先生只能从所属的辰州府临时调一名府学训导来授课,教学时间和条件都很有限,导致平溪卫未受教育的适学人员逐年增加。侯位带领乡绅们不顾路途遥远,往返三次,最终于弘治十七年(1504)促成了朝廷下旨批准平溪卫学的创建。有了朝廷的恩准,第二年,在侯位等人的倡导下,众人纷纷捐资,选定在平溪卫署衙右侧修建圣宫、启圣宫、两庑、戟门、棂星门、明伦堂、儒学公署等建筑,一年告成。从此,平溪卫有了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

正德六年(1511),36岁的侯位考中进士,初任江苏省无锡县知县。在任期间,他为官清正廉洁,判案公正严明。侯位办事效率极高,每天要办结上百件事务,是非曲直无不让人折服,无锡民众对他敬如神明。在侯位的治理下,无锡群众很快生活安定,全县少有诉讼案件发生。无锡县处于水陆交通要冲的形胜之地,往来的大小官差和驿使络绎不绝,侯位没有沉迷于官场的迎来送往,而是勤奋努力学习古代典籍,尽心尽力做惠泽于百姓的事。

侯位性格刚强坚毅,有不畏强权的声誉。由于在无锡任上政绩突出,侯位被朝廷提拔做了兵部主事,随后又转任武库司郎中。此时,他目睹正德皇帝朱厚照热衷游幸,荒淫无度,朝政日废,深为江山社稷担忧。正德十四年(1519),侯位与黄巩等人联名上书加以谏止,朱厚照大为震怒,诏令将侯位等人施行残酷的“廷杖”,侯位捡回半条性命,随后还受到降级和革职的处罚。

嘉靖元年(1522),朱厚熜即位,侯位在多名大臣的举荐下,得以官复原职,他初衷不改,依然“直陈时弊,尽进忠言”,受到了嘉靖皇帝的信任和赏识。随后,侯位仕途平步青云,连续被提拔为山东参议、福建布政使、南京光禄寺卿等职,在任期间,侯位知恩图报,施展平生才学,努力作为,政绩卓著,朝廷又先后将他擢升为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江南操江巡抚等职。在任江南操江巡抚时,侯位“清海防、肃军政、察吏治、恤民隐,奏减浮粮八万余石”,对江南人民有大德厚恩,深得百姓拥护爱戴,口碑极佳,不久,朝廷又将他转任为都御史。

侯位在外做官期间,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家乡平溪卫的建设和发展。据蒋深《思州府志·艺文·平溪学校记》记载,平溪卫学“隶属辰州府,科目在楚”。侯位在任兵部侍郎期间,湖广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学子千里迢迢远赴武昌参加乡试,在乘船途经洞庭湖时发生翻船惨案。此事对侯位产生了巨大震憾,于是他上疏为乡人请命,题请朝廷将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考生改寄贵州乡试,并要求将湖广5名举人名额拨属黔省。不久,嘉靖皇帝下旨,全部批准了侯卫的请求。从此,平溪、清浪两卫学隶属于思州

府学,两卫学子从此与思州府学考生合榜共案考试,既免去了两卫诸生的奔波之苦,也为后来平清两卫划归贵州思州府打下了基础。

侯位敬爱母亲,对母亲常怀大孝之心,即使在外做官期间,也抽时间回家探侍母亲。在他就任右副都御史期间,他的母亲已经年过百岁。侯位按明朝例规面禀礼部尚书霍韬,请求皇帝御赐“敬老大典”。霍韬欣然上奏《为平溪副都御史侯位母夏氏百岁请敬典疏》,嘉靖皇帝不仅准奏,还敕建“百岁坊”于平溪卫城西北小十字街,御赐坊联“九重恩满三台府,万里春回百岁堂”,坊额“恩命重膺”,还御赐大量酒肉粟帛等物。

嘉靖十五年(1536)十二月二十一日,侯卫的母亲夏氏去世,享年108岁。嘉靖皇帝特赐祭葬,并封侯母“太夫人”,特遣湖广布政司右参议康世隆前来平溪卫致祭。嘉靖皇帝的谕祭文称:“笃生令子,发迹巍科,宪府驰声,抚巡著绩。爰推慈训,荣获封章,禄养久沾,寿逾百岁,顾惟全福,兹以令终。庸示恤恩,特赐谕祭。”此事在平溪卫一带史无前例,当地百姓无不引以为荣。

侯位晚年卸任后,回到平溪卫老家颐养天年,继续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百年辞世后,葬于平溪卫城西十里处的侯家坡。


4920-3-1-侯位画像.jpg

侯位画像。


4920-3-3-乾隆《玉屏县志.jpg

乾隆《玉屏县志·乡贤》记载侯位事迹。


4920-3-2康熙《思州府志》记.jpg

康熙《思州府志》记载侯位奏请朝廷建设平溪卫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