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1期 本期352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01

用好用活人才 用心成就人才


□鱼  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无论是国家建设,还是企业发展,人才的作用都举足轻重。而对于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无论是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的实力。谁拥有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资源,谁就会拥有强大的、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在“用活”二字上“做文章”,在“舞台”二字上“搭桥梁”,释放好人才“虹吸效应”。

用好用活人才,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练就识才慧眼。没有人一切无从谈起,没有各类人才推动和引领发展,地方经济的进步便缺少中流砥柱、或缺灵魂。而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是用出来的,但其首要前提是精准识别人才,这就需要练就发现千里马的伯乐眼光。眼光不能只盯在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上,要切实把人才置于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去评价,以其工作实绩高低、创造价值大小来衡量。同时,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人才,及时发现、精心培养、适时使用。通过多看、多听、多思,科学辩证地看待人才,让更多人才破土飘香。

用好用活人才,在“用活”二字上做文章,厚植培才沃土。各项发展要和人才互相成就,让人才通过自身努力,既创造了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实现了人生价值,得到城市的“礼遇”。以技术技能人才和基层一线人员为例,要不断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加大对基层一线奖励激励力度、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等,解决好基层人才用不好、晋升难等“老大难”问题,同时,鼓励用人主体打破条条框框,充分信任、大胆破格使用人才,打通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的“天花板”,为发展增添更大动能。

用好用活人才,在“舞台”二字上搭桥梁,做好留才文章。人才的引进、培养、引领只是上半篇文章,后续的管理、使用、培养、留才也极其关键。需要建立好人才工作联系服务和人才服务专员机制,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人才留得住的问题。这就需要创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和事业发展空间,让“英雄有用武之地”。一方面打造人才新磁场,增强本土人才“造血功能”,全力以赴汇聚人才新高地;二是要用心用情满足人才现实需求,给予人才归属感、获得感,进而促进人才效力的发挥和释放,让人才与发展双向奔赴。

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能否用最恰当的人做恰当的事,能否将本地区打造成人才高地,考验着地方管理者的慧眼、诚意、胆识、雅量和良方。加快推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围绕招人才、引人才、用人才、育人才下足功夫,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生动局面,也能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