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政协新蒲新区工委助推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陈运洪) 近年来,遵义市政协新蒲新区工委围绕打造“遵义旅游集散地和城市会客厅”的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禀赋优势,巩固提升“沙滩文化”品牌,全力助推新区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有关史料记载: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遵义,红一军团主力驻新蒲,红十五师在境内活动达10余天,红九军团两次过新蒲;红军遵(义)湄(潭)绥(阳)游击队在境内活动达两年零十个月,留下了40余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和许多军民鱼水情的故事。
市政协新蒲新区工委通过调研形成专题报告,积极征编文史书籍和推动村级历史文化陈列室建设,力争将遗址遗迹申报纳入市、区级文保单位。
在巩固提升“沙滩文化”品牌方面,市政协新蒲新区工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市政协全会大会发言的签批意见和市文旅局关于《遵义市沙滩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工作方案》提出的23条措施,在深化古籍抢救整理和宣传推介的基础上,积极助推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沙滩、中国方志馆沙滩分馆建设、首届沙滩文化节暨“九九重阳晒诗会”等落地见效;向沙滩村、滨湖中学、新蒲四中等捐赠《沙滩文化典籍》及各类文史书籍500余册,推进沙滩村申报第八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化拓展“三谷一园”(漫花谷、樱花谷、红叶谷和农博院)、中国辣椒城、云门囤景区,积极推动“遵义沙滩文化公园”建设。
为进一步发挥文旅资源禀赋优势,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市政协新蒲新区工委组建了文史研究员队伍,广泛开展“送春联进乡村活动”和推进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校园活动;积极围绕“洛安江文旅融合,助推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联动洛安江流域农旅、文旅和休闲康养项目深度融合;“抢救性”挖掘整理境内三渡关、板角关、青蛇囤等平播之役主战场和杨氏、何氏土司文化,3536等三线遗址“网红打卡地”;全程参与第8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筹备承办工作,统筹推进“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商圈协商”和组建“委员工作室”工作,并在全市“有事好商量”现场会和全省政协“园区协商”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