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1期 本期349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对预付费乱象就要重拳打击


□袁文良


2023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居民罗先生花费4000多元在一家游泳健身中心办理了一张为期一年的游泳卡,然而该健身中心直到当年9月都没开门营业。因合同没法履行,罗先生要求退款,被对方拒绝。于是,他将该健身中心诉至法院。最后,在法官的调解下,健身中心才给罗先生退了款。(3月21日《法治日报》)

预付式消费,是指消费者预先向经营者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经营者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按照合同约定分次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购物餐饮、美容美发、健身洗浴、教育培训、手机通讯等多个领域。对消费者来说,预付式消费折扣大、优惠多;对经营者来说,不仅能以预付卡锁定客源,而且可以迅速回笼资金。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表面双赢局面的背后存在有巨大的潜在风险:除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消费知情权、信息隐私权等难以得到保障外,消费者还会遭遇违规办卡、变相涨价、退费困难等问题,一旦遇到不良商家卷款“跑路”,消费者预付的费用就有“打了水漂”的可能。因此,有关职能部门应该针对预付式消费的特点,采取严格而细致的监管手段,对预付费乱象施以重拳打击。

从政府层面来讲,要针对预付式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现行的商务部2012年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等进行修订完善,从法律角度明确规定预付费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部门对预付费企业“管理什么”“怎么管理”“如何惩治”等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消费维权机制,为消费者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从监管执法部门来讲,从预付费消费商家申办有关手续时就要严格标准,对其实行信用管理,对信用好的商家实行备案公示,并建立完善“质量保障金”制度,以防其卷款“跑路”或出现侵权问题时不配合解决。在日常监管中,要指导商家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做到诚信经营。对出现违规经营的商家,可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从消费者自身来讲,要具体分析自己的消费需求,不要受商家的宣传鼓动而一时冲动地预付充值。如果真的需要预付费消费,也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信誉度较高、经营状况良好的商家。在签订合同时,则要认真阅读有关条款,防止出现“霸王条款”,更要避免口头协定,避免受其低价、优惠诱惑而掉入陷阱。同时要切记不给私人账户转账,并注意保留证据,以防止遭遇侵权时出现维权难问题。

此外,对那些卷款“跑路”或恶意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预付费消费企业,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及时介入,依法予以从严从重严厉打击,提高此类行为的违规违法成本,以起到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