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资政促发展 同心奋进谱新篇
——都匀市政协2023年工作回眸
□本报通讯员 李淑敏
“强引领”“增动能”“献良策”“办实事”……一个个关键词跃然纸上;10余次协商座谈、30余次视察调研和158件提案、30余条社情民意信息……一组组数据彰显责任担当,谱写了履职尽责助力发展、情系民生的精彩篇章。
2023年,都匀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为都匀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全市政协事业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把牢思想政治引领“定盘心”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履职政治方向。市政协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协商计划开展履职活动,时刻保持政协工作与党政目标同心、工作同频、节奏同步,全年向市委专题请示报告重要事项20余次。
政协因党而生、跟党而行、向党而强。市政协严格对标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年共召开各类学习会97次,班子成员开展专题研讨发言4次35人次,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党课7次,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6次。
学深悟透,实干笃行。市政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围绕促进民主监督、推进“四化”建设等方面明确8个领题调研课题,深入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成果8项,推动解决问题20余个,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绩,为高质量履职奠定坚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省、州政协关于建设清廉政协的工作要求,我们第一时间召开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组织签订责任书、开展廉洁家访、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有力推动了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说。
■服务高质量发展“主目标”
商以求同谋良策,协以成事助发展。
去年6月30日,在一场“三长”协商座谈会现场,政协委员与企业代表围绕“加强企业法律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议题开诚布公、直言不讳,建言献策句句“对症下药”,力度满满。
类似场景,不胜枚举。一年来,市政协围绕粮食安全、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水源工程建设及水资源配置情况、学前教育现状、“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等,组织开展视察调研10余次、协商座谈10余次,报送视察调研和协商成果6件,提出需要重视的30个方面问题和50余条工作建议,均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相关部门吸纳采用。
此外,围绕东方记忆特色文化街区打造、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传统文化进景区、破题足球小镇出行难等开展政协“景区协商”,助推绿博园、秦汉影视城等龙头景区新增“旅游+”业态项目23个,在东方记忆园区建设“西南影都”影视陈展馆、非遗展示馆等;促成160余部影视剧落地拍摄,催生了“绿博灯火夜”“大桥头音乐会”等新玩法。
党委有部署,政协见行动。根据市委安排,市政协班子成员还积极参与市“四化”专项组,助力铁路建设、招商引资、茶产业发展、教育资源布局等专项工作,做好企业包保、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
■践行履职为民“主基调”
从去年11月召开“匀新驿站”现场协商会,到全市首个“匀新驿站”揭牌启用,短短一两个月,“24小时不打烊”的心灵驿站就让一颗颗“奔跑的心”有了归宿,成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暖心窝”。
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是政协贯穿履职全过程、各方面的最真挚情愫。一年来,市政协指导村(社区)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30余次,推动解决问题80余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参与委员200余人次;切实发挥智力支边优势,组织开展“同心为民”服务基层活动11次,累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5万元,农药200余包,解答农技、法律问题200余人次,惠及群众5000余人。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部署要求,促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规范精准、常态长效?市政协将此列入年度全面深化改革课题,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走深走实。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先后打造8个委员活动室、22个“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室,市政协鼓励委员以“三走进一联系”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宣传方针政策、收集民情民意,实现了政协组织与民情民声更及时、更有效链接。委员们全年走进村(社区)、深入企业500余次,走访联系群众3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
■奏响团结奋进“主旋律”
“多亏有州、市两级政协牵线搭桥,帮助我们解决了电价政策补贴难题。”都匀首创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靖高兴地说。
作为一家环保型中小企业,该公司已为久未到位的电价政策补贴发愁多时。如今拿到1100余万元补贴,企业资金困难得到极大缓解,激发了快速发展活力。这是市政协落实州政协“五联五促”工作机制,开展联动协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过去一年,市政协协助州政协组织各类会议、活动10余场次,联合开展支边活动11次、主题党日活动3次,组织参加全州政协系统第一届“同心杯”文体活动,服务全国政协及省、州政协到都匀开展视察调研72批492人次。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就要做到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市政协坚持建言资政同凝聚共识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走访委员等活动,安排民主党派委员参加重要调研、视察活动,搭建常态化履职平台,为都匀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全年提交提案142件、大会发言10篇、社情民意信息26条。
■打好强基固本“主动仗”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去年10月28日,一场题为“王阳明及其心学的当代意义”读书分享会在都匀崇实书院举行,参与人员均感收获满满,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这是聚力打造“书香都匀·话说匀城”文化品牌、推动以文化人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市政协特邀顾久、徐圻、赵青等老领导和知名学者举办系列读书分享活动30余期,主席会议成员以短视频方式为委员荐书5期,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好书50余本;完成《陶廷杰事略》历史文献出版工作,编纂《新时代黔南城记(2012—2022)·都匀篇章》,切实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是反映群众诉求、畅通意见建议表达渠道的重要载体。市政协创新“3433”模式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去年交办的158件提案全部办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出新出彩,2篇被全国政协采用、6篇被民主党派中央采用、3篇被省政协采用、6篇被州政协采用、2篇分别得到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批示、1篇作为省两会联组发言、1篇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政协委员、政协干部是政协履职的关键。市政协组织委员参加州、市两级政协联办的委员培训班,推行政协常委述职制度;建成智慧政协综合管理系统,完善委员履职量化评价办法,持续推进委员履职管理科学化、智能化。同时,通过党组会议、干部职工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会等平台,强化机关干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了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实现新目标的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