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488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08

杨松委员


从基层中来 到基层中去


□本报记者  陈  曦


“我生长在农村,祖辈都是农民。到农村去服务群众、回报乡亲,是我十分愿意做的事。”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杨松表示,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如何让基层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得更充分,带给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始终是他关心的话题和努力的方向。

“医疗保险制度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杨松委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参保人员能够就近享受的优质医疗服务较少、部分居民对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不深、健康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参保意愿。

如何更好地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杨松委员建议,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村级医疗服务队伍;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合理引导参保群众预期,推动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解读和公益性宣传,让医疗保险的实施范围、缴费方式以及作用益处家喻户晓,不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使群众的参保积极性稳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有效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杨松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另一关注重点。

“目前,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方面,我们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杨松委员结合其长期在基层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向记者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医教协同机制不完善,科普宣传力度不够,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的合作力度不够,专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都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短板。

为此他建议,将教师编制按照师生比适当向中小学倾斜,并在配齐配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同时,细化为基层心理健康教师减负的措施,保障心理健康教师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此外,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在现有中小学医务室增设心理咨询功能,并完善有关设施建设,推动完善医教协作机制,为青少年提供辅导、筛查、干预、诊疗、监督的心理健康闭环服务。

杨松委员还建议,要组织编写、制作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的书籍、音视频等,开展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加大对网络游戏、自媒体平台的监督力度。同时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高校、科研院所、健康心理学及精神医学专家深入中小学,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并制定相关措施,推动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方面的问题,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社会成长环境。

自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杨松始终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当作为,勤勉履职。谈及未来的履职规划,杨松委员表示,将聚焦贯彻落实今年全国两会精神,继续发挥好政协委员作用,通过脚步丈量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汇聚群众所期所盼,积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4875-3-4杨松委员.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