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云委员:
真心爱才 悉心育才 精心用才
□本报记者 卢星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住黔全国政协委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始终聚焦群众就医的“关键小事”。
2022年,傅小云委员作为“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医疗队的一员,被选派到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自此,他便一头扎进了帮助县级医院培养后备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工作中。
“帮助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我的目标。”傅小云委员说,“‘小医院’缺少好医生,我要为基层医院培养并留住好医生。”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创新采用“导师制”模式,由帮扶专家手把手传授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一例例“从0到1”的成功案例,不断提升了该院医生的工作信心和临床救治水平。
同时,这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也让傅小云委员意识到,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质效,留住人才是关键。
“2010年起,我国开始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傅小云委员说,“遵义医科大学近两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招生人数,每年下降50人左右。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从2010年开始接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但服务期满后仅留下2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傅小云委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优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使用的提案》,建议继续加大力度做好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工作,帮助基层人民医院夯实优质的医疗人才储备,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
“要真正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基层培养好人才、留住人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傅小云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医疗专业的招生规模,关心关注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切实增强他们在基层服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要为基层人才做好职业规划,让他们找到明确的方向,让基层能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