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486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06

蒙爱军委员: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本报记者  卢星宇


“把自身工作和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深度结合,是我始终坚持的履职信念。”住黔全国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蒙爱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去年全国两会,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大会提交了包括《关于支持三都水族自治县建立中国马尾绣研发基地的建议》在内的8份提案,所提建议都得到很好采纳落实。”蒙爱军委员告诉记者,在去年全国政协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他作了题为《充分利用考古遗址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发言,得到了较好的反响。

一年来,蒙爱军委员发挥自身在高校任教多年的优势,深入全省各地开展调查研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贵州文旅事业发展。

“去年我在黔南州荔波县调研时发现,该县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物、非遗资源,但是能留下来过夜消费的游客量却不足10%。”蒙爱军委员说,“大多数游客都是看过就转场,将住宿、餐饮在内的很多消费带到了其他地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蒙爱军委员看来,主要原因是荔波旅游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不平衡,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我认为,可以通过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提升荔波旅游品质,同时加强与省内其他区域红色旅游的合作,定期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打造贵州红色旅游区,共创贵州红色旅游品牌。”蒙爱军委员说。

除了关注文旅融合问题外,蒙爱军委员还将目光聚焦在提升会展经济建设等领域。

会展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贵州打造培育了如数博会、酒博会、生态文明论坛等标志性品牌会展,成功列入国家级展会矩阵。

蒙爱军委员指出,贵州具备打造“特色会展之省”的优势。“一是具有舒适宜人的良好气候条件;二是具备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条件;三是具备丰富多样的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具备灿烂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

蒙爱军委员建议,要加大力度吸引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到贵州来举办各类培训、交流、学习、年会等中小型会议活动,实现“以会促旅”“以会促养”,将人的流量变成经济的增量。同时,支持贵州打造“会展创新示范区”,并给予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4873-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