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483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念好“四字诀” 凝心聚力惠民生


——黔东南州政协深化运用“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


□姜绍幸


采取“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各方征题”的多元模式,以“小切口”为突破点,围绕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开展小范围、多层级对口协商,把党政“点题”转化为部门“答题”,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黔东南州政协以念好“四字诀”为抓手,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着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

把问题点“准”。按照“党政所需、基层所盼、政协所能”的原则,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和界别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精选一批事关发展和群众关切的具体问题,把“群众之盼”汇聚为“委员之声”,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据统计,去年以来,州、县政协委员参与基层一线协商共2100余人次,有关部门、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等共5000余人次参加,涉及发展和群众关切的协商议题755个,形成协商报告(成果)862个,促进问题解决804个。

把协商做“实”。依托“乡镇联络组+委员工作室+委员小课堂”政协履职平台,组织开展“委员扩面引领协商”“委员分片指导协商”“委员下沉组织协商”活动,按照“确定议题—开展调研—组织协商—跟踪办理”闭环工作机制,结合政协民主监督,推动“点题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据了解,目前全州搭建乡(镇、街道)联络委(组)222个、村级“委员工作室”417个、“委员之家”141个,召开各类协商会议12次,开展调研视察活动20次,形成调研视察协商报告18篇。

把好事办“好”。通过“点”上问题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的进展,力争达到“办理一件诉求、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项机制、推进一域治理”的良好效果,以可及可感的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见到行动、感到变化。截至目前,州政协通过开展“四下基层”,先后深入12家企业、11个重点项目、11个社区、3个乡村振兴联系帮扶村开展宣讲、调研、走访、办实事活动,梳理发现问题89个,提出意见建议83条,现场解决问题22个,为群众办实事10件。

把制度建“牢”。将制度建设纳入协商重点工作,以“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式、研究新规范”为要求,对州政协各项制度规则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研究,在抓好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以建章立制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州委办出台《黔东南州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办法(试行)》,推进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促进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制定《关于进一步严明州政协机关纪律要求的意见》《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实施办法》等10余个制度,修改完善《政协黔东南州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等相关规章制度40个,不断推动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