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58期 本期3325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翰墨心语


□张锦凯


数字化时代,快速的键盘输入已成为文字记录的首选方式。回顾一千年来文字记录的历史,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毛笔书写到硬笔书写,再发展到键盘输入,每一次文字传播的技术进步,无不是在削弱毛笔的实用性。但翰墨依旧生香,因为中国书法能够把汉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国书法以不断的艺术创新延续着汉字的生命活力,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火种,且始终以鲜活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在使用毛笔书写时,按照每个汉字不同的文字特点及其涵义,通过书体的笔法、结构和章法的有机契合,挥毫落纸墨痕新,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并表达出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

书法五体,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有其美。苏轼曾这样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是大文豪,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提出了“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个性书法观,认为书法无法,字表心迹。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用诗词与书法相得益彰的《寒食帖》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之叹。也许正是挥毫泼墨时的潇洒豪迈,使他从惆怅孤独中暂时解脱,抚慰了心灵,同时也成就了继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汉字之美,美在何处?横平竖直,端庄大方,每个汉字自有其生命之美。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而书法就是在“形式美”中体现出一种“意蕴美”的艺术,写的是心境,梦笔同辉。王羲之曾经多次重写《兰亭序》,但感觉都不理想,回不到酒酣时所写出的神韵上去,这就是因为书法与心境是密切不可分的。练书法,就是练心境,“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书法即心法,字即为心画: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平日,每个人几乎都有心浮气躁的时候,那么不妨去练练书法,让心沉静下来。学习书法更像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能让人安下心来,俯下身子,能吸收人的浮气、燥气、粗狂之气,使人变得文雅,静心沉稳。人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写书法就是写自己,只有将思想、品味、情操、境界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书法水平。书法是技术与个人品格的体现。欲写得一手好书法,必先提高个人对人生和处世的觉悟。

虽然生活琐碎,且有诸多的不如意,但在忙忙碌碌中寄情于翰墨,清欢便自来。“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写好字,做好人,心正则字正。铺开宣纸,拿起笔,蘸下墨,运笔有锋,随着笔毫在纸上游走,超脱于市井,让自己的心灵从烦扰中回归,收获一份“致虚极,守静笃”的心境。

书法博大精深,学无止境。人间事事多纷扰,退居陋室成一统,又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追求,也是一方精神的世外桃源。


4712-4-2-.jpg

苏轼  《寒食帖》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