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4期 本期332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走进“国粹”青花瓷


□叶玉霞


瓷器(China),在古代中东和欧洲,作为中国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一直以来,瓷器和茶叶以及丝绸一起,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而在瓷器中,最为人所广知的就是青花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是中国陶瓷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之一,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被人们高度重视和赞赏。

青花瓷首次创烧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开始出现成熟的青花瓷,于明代成为瓷器主流,至明宣德时期达到发展顶峰。至清代时,青花瓷在其传统制造技术上进行了革新,使其色彩更为丰富,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各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


唐青花:唐代的青花瓷器处于滥觞期,代表着朴素、雅致的青瓷和白瓷占据着统治地位,表达了这个时期人们崇尚自然朴素的审美观点。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

宋青花:也许是由于钴料的缺乏,又或许是宋代青瓷、白瓷艺术工艺水平过高,青花瓷在宋代走向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元青花: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在全球各大拍卖中,元青花保持着瓷器的拍卖纪录,它的珍贵价值不言自明。

明清青花: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为代表,青花瓷工艺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壮大,青花瓷逐渐走向衰退。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青花瓷的多重意义


1.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青花瓷的兴起,和唐、元等朝代政治上的扩张密不可分。域外钴料对整个工艺的改造、西亚烧瓷技术和华夏技术的融合,造就了景德镇这个古代的瓷器业巨擎。从元朝倾向于向西亚出口,到明代后成为荷兰、英法等殖民者最看重的商品,青花瓷成为了古代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功臣”。在欧洲庄园城堡贵族的收藏品里,在马六甲海峡几千米深的海沟中,在伊斯坦布尔苏丹的宫殿里,在俄国沙皇的案桌上……青花瓷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了华夏文明给时代的深深烙印。

2.中华文化的承载和延续

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的图案和造型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花卉、动物、山水、人物等,这些图案和造型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美学传统,还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历代能工巧匠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自觉地溶于青花瓷器的外观造型与图案绘画中,并寄寓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怀,浸透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和千年传承的人文理想,其意义已超脱了瓷器本身,成为了文明的百科全书。从某方面来说,青花瓷将华夏的瞬间记录下来,成为了传承华夏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在歌手周杰伦这首《青花瓷》的歌词中,汉语言文字的美感和青花瓷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瞬间引发了华夏子孙血脉中的民族情感共鸣。当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感到疲惫困惑时,不妨去看看隽永的青花瓷,那明净清新的色彩定然可以阻隔纷扰、洗涤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