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委员:资政建言有深度 为民履职有温度
□本报记者 何佼阳
到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座谈交流……
到贵州省中小型企业服务集团、贵州乐诚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企业攻坚克难坚定信心……
到黔西市与干部群众交流、调研产业发展情况……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住黔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主委李瑶调研活动密集,积极为参会做准备。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我最关心的是: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在宏观政策方面将出台哪些新政策新举措?特别是金融政策方面,因为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经济复苏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李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共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彰显了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李瑶分析,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召开了系列座谈会、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
多年来,李瑶一直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也持续跟踪研究金融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她准备了涉及经济金融方面的两件提案,分别是《关于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能,大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有效破解民企融资难题》的提案。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中发现,受外部经济环境和疫情冲击的影响,不少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信心不足、预期不稳。”李瑶长期关注民企发展问题, 聚焦该领域,她还提交了《用好“八字诀” 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信心》的提案。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调研启发思考。
黔西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到过并寄予嘱托的地方,也是民建组织的帮扶点。2月24日,李瑶来到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急难愁盼问题,并组织召开会议与当地干群倾心交谈。
“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存在的竞争力弱、生产要素配置不足、收入保障水平不高、‘精神脱贫’还需加强等问题,我准备了《关于抓好‘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李瑶说,将把基层最“新”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
“撰写调研报告和提案,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李瑶认为,只有通过深入调研,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提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使提案办理部门取之能用、用之有效。
担任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李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表示,今年参会,将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发好言、履好职,弘扬正能量,发出贵州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