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4期 本期3237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我 的 母 亲


□潘期武


夹着银丝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颊——母亲,悄然老去。很苦,也很累。曾几何时,苦累大半辈子的母亲跟我们几个儿女说起话来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说错了……

辗转几个乡村小学,母亲默默地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到头来,因为生我间断一年的原故,民办教师却一直转不了正,最终只能结束教书育人生涯,回家继续务了农。记忆里,母亲乐观、上进、温和,待人诚恳,从没有一句伤人过分的话语。可我们做儿女的,却总忘了母亲的苦和累。

老家屋子里一直摆放着一张母亲的旧照,照片里的姑娘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年轻时的母亲是个十里八乡都稀罕的女子,不仅人美心善,还好强能干,左邻右舍都赞不绝口,人人夸她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巾帼不让须眉更胜儿郎。母亲也对自己的未来满是憧憬,期许更美好的远方。可命运总有些顽皮,像个叛逆期的孩子总爱跟人对着干。

二十三岁,如花的年纪,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威压下,母亲终是被迫从乡镇下嫁农村,成了我父亲的妻。缘分很巧,母亲和父亲是初中、高中同学,还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但在当初的情形下,母亲确实顾不上爱与不爱,也做不了自己的主,只能委屈,遂了父母心意。母亲出嫁了,在那个开窗见山、出门还是山的小山村,没有新婚燕尔,摆在母亲和父亲眼前的现实就是:成家即分家。说是分家,但实际无房可分,只得央求幺爷爷暂借厢房一处,勉强安家栖了身。田地么,侥幸分得薄瘦几亩,还星星点点,耕作艰难。食无肉,居无室,这个新家,空空如也。指望不上公婆的帮衬和贴补,母亲就着娘家的些许嫁妆艰难过活,日子困顿。好在,结婚后,母亲和父亲很是努力,也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四处勤劳开荒,挑水担粪积极改良田地,艰难困苦压不烂,打不垮。母亲和父亲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虽难免有争吵,却也是隔天就好了。人生实难,历经种种坎坷与波折,苦痛磨难的日子,他们一双筷子一杆秤,一根扁担一条心,同舟共济,白手起家,为子女树立了榜样,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笃定前行。

母亲对我是极其慈爱的,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这种爱用任何语言和词汇去描写都显得苍白无力。也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这种爱如涓涓细流一直流淌在我的生命里,滋润着我成长的岁月。

一天早上,雨淅沥沥地下着,恰巧无事,我决定在家“躺平”。可辛劳了半辈子的母亲闲不住,带上雨伞,直奔城郊的菜市场而去。不为别的,只因为那里的菜新鲜且便宜。雨天路滑,我劝阻母亲不成,就说我去吧,可母亲说我平日上班辛苦,她正好活动活动。我看见她背上竹背篓,蹒跚地走出家门去,禁不住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阵心酸。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仿佛过了很长时间,背着一大背篓菜的母亲才风尘仆仆地回了家。把菜放下,母亲轻声细语地询问跌打损伤的药放在哪里?我这才惊闻“噩耗”:就在刚才,母亲艰难爬坡的时候,脚下一滑,扭伤了脚。见我深感愧疚,疼得眉头紧锁的母亲还不忘宽慰:“那双鞋子容易打滑,下次不穿了。小伤不碍事,擦点药几天就好啦!”慈爱无言,我急忙掩面过去,偷偷擦去眼角的泪水。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母亲付出的一切,我始终铭记在心。如今,我成家立业了,母亲的身形却日渐佝偻,一天天老去。我一直想为母亲做点什么,可母亲却总说她只要看着我们平安喜乐就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我的母亲,愿您能岁月悠长,让我多爱您一些,也多享受一些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