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 食 的 诱 惑
□刘波澜
读丰子恺先生的文章,读到《胡桃云片》一文,老先生在文中如此这般描写云片糕:“其白如云,其薄如片,名之曰云片,真是高雅而又适当。”
云片糕的味道,老先生没有写明。不过,文章开头有这样一句:“甜蜜地联想到松江的胡桃云片”,由此推断,胡桃云片应该是一种甜食。于是,上网去查,度娘告诉我:云片糕是用糯米、白糖、猪油、芝麻等做成的一种糕点,其味清甜细腻。看着“清甜细腻”四个字,口中不由涎水横流。
丰子恺先生说,他每月用来买糕的钱,大约要占到薪水的十二分之一。买一种甜食,每月就要花费这么多钱,老先生对云片糕,真是情有独钟啊!
同老先生一样,我也酷爱甜食。
年少时,家里开着一家小卖铺,铺子里有个小笸箩,里面盛满了糖纸裹着的糖块,花花绿绿,很是惹眼。每天上学时,我都会趁母亲忙于招呼顾客,偷偷从笸箩里抓几颗糖塞进裤兜,高声喊一句“妈,走了啊!”,然后背起书包,装模作样走出小卖铺。一出门,迅速掏出一颗,剥掉外面的糖纸,塞进嘴里,高高兴兴起噙着甜甜的糖块往学校走。
每次我都只拿很少的两三颗,这样,笸箩里也没有多大变化,装在裤兜里也不显眼,母亲自然轻易不会察觉。
事情终于还是暴露了。不是被母亲抓了个现行,而是我的牙齿出卖了我。吃糖太多,我的牙很快就有了蛀牙。父亲据此断定,我是偷吃铺子里的糖,才把牙吃坏的。我估摸着他对我的小把戏,早就有所觉察。
长大后参加工作,经常拿些钱买糖块、糕点等各种各样的甜食,一买一大包,买来放在案头或者手边,只为取食方便。
有种叫“羊角蜜”的糕点,形似羊角,外面裹一层糯米粉,里面是蜂蜜、白糖加麦芽糖调制的糖稀。一口咬破,清亮的糖稀便流了出来,味道香香甜甜,可谓是甜食中的甜食,最为我所爱。
读高中的时候,迷上了家里书架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在为宝黛爱情着迷的同时,对书中所写的糕点,也颇感兴趣,什么菱粉糕、如意糕、枣泥馅山药糕,还有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藕粉桂花糖糕、茯苓霜,一个个,光看名字,就知道都是我所钟爱的甜食。我就一边流口水,一边用笔将它们一一圈画出来。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会要命。”钟爱甜食,也让我付出了沉重代价。小小年纪,我便经常捂着腮帮子,“哼哼唧唧”个不停,饱受牙疼之苦。
丰子恺老先生曾写过一篇《口中剿匪记》,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这种苦头是谁给我吃的?便是我亲生的,本当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牙齿!”老先生同我一样,在“劫”难逃。
看来,牙疼,是每个钟爱甜食的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鲁迅先生也是一个忠实的“甜食者”。因为喜食甜食,1912至1935年间,短短二十余年,先生看牙、医牙达75次之多,30岁口中便只剩5颗真牙;49岁,仅剩的5颗牙也拔掉了。
让我忍俊不禁的是,先生每次看完牙,都会悄悄买甜食奖赏自己。先生付出惨痛代价,仍然保持对甜食的热爱,真是“感天动地”!
据说,甜食使人心情愉悦,这也许就是如我之辈对甜食欲罢不能的原因吧。
台湾作家刘墉说:“快乐是要付出代价的!”既然如此,那就继续“痛并快乐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