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秋 随 想
□郁建民
晚秋,与初秋和仲秋泾渭分明。初秋时,“三伏夹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燥热仍在负隅顽抗,却迟迟不肯退出舞台;仲秋是一年中的大好时节,天高气爽,万物恬淡安逸。于空旷原野闲庭信步,谁都有可能顿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深刻意境;而晚秋,是天气由凉转寒,节令从秋到冬的分水岭。当大自然将“一场秋雨一场寒”演绎到淋漓尽致,漫山枫叶正热情似火,晚秋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蓝天清澈醉人,白云纤尘无染。原野之上,高天之下,一群鸟儿似巡航一般,向山林、向天边、向看不见的远方,缓缓滑翔……何其悠闲自在,无忧无虑,浑然忘我。仿佛尘世一切喧嚣聒噪或宁静淡泊,繁华热闹或寂寞冷清,统统与其无关。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动摇其心志,也不能左右其情绪。
秋叶随风飘舞,那浅黄与金黄、浅红与紫红的层次美,在阳光的照耀下美得璀璨。你若能专注地看一片叶子从空中飘落,静中有动,那一刻更似一幅栩栩如生的版画。原以为这个时节缺少花开花落,没想到在秋的深处,静静地盛开着一片红火、无数金黄,甚至芬芳了一季的时光。醉人,迷人,沁人心脾,秋风萧瑟中的香伴随着纷扬的落叶,悄然孕育着崭新的开始。
久居闹市的人们,对于季节是不大敏感的。可是,每一处园林的变化,都可以唤醒人们对季节的仪式感。晚秋,每一处有落叶的园子,都有入画的意境。趁着天气朗晴,力争多辗转一些园林。看,那几株桂花树的叶子已经飘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走近,依旧可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湖里只剩下一池残荷,它们各自彰显着自己的风骨,成为晚秋独特的一景;湖的两畔的树叶红似火,即便是行色匆匆的人们,当穿越这条红色的走廊,也会放慢脚步观赏晚秋这迷人的景色;三两结伴的女士们,尽情地拍摄视频和照片,留下自己与晚秋最美的瞬间。
晚秋是火红的,也是丰硕的。乾隆下江南,问刘墉,什么最肥。刘墉说,秋天最肥。是啊,“春播一粒子,秋收万担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带着欢笑,把丰收的梦和粮食一并入仓。此时的江南,秋蟹该上市了吧。“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不要说吃了,就单单读起来,馋的人都会流口水。
正如一位作家所描写:满地漫卷的叶子,饱享了春天的汁液、盛夏的湿润,抵达了晚秋的领地后,更彰显出一种大气与沧桑之美。这种情景,像极了人生的一种境界:口若悬河般的表达固然是一种能力,而无言则也是一种大气与大美。那一枚枚落叶,怀着感恩的情怀,把自己仅有的一份大美,全部给予了如知音般的秋天。晚秋,不是生命的落幕,在迈向初冬的那一刻,大地已听到枝头上春芽的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