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21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03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王玉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环境问题说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其核心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因自然而生,“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一体性、共生性,坚决摒弃“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 ,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必须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我国目前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等,历史上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这些历史的教训,必须永远铭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绿色发展,既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定不移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位置,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设美丽宜居的绿色家园,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健全环境经济政策,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