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321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0-25

大 美 生 态 侗 乡

  

□陈绍新


  滚坡的水雪样纯洁,是神的原唱吗?是神诉给秋天的语言吗?在我进入峡谷时,一种流韵从高处扑来,虽然简陋和粗糙,却比世间的所谓精典更能打动人心。

  山深林密,自然的温室效应,使得这里的野卉开得别有韵味。一脉水天音袅袅地流来,穿过它们的美丽,如真似幻,而蝴蝶,如天上的音符,五彩缤纷。我很清楚,这一片秋时的春意是自然特殊的赐予,是音乐的别一种状态。最快活的,是飞出庄周梦境的一群舞蹈者,它们浮沉的翅膀灵动着诗意与童话的色彩。

  我的乡间是一片音乐的净土,无论是木叶的倾诉,还是琵琶的语言,都是原生的。节日的秋天,围着篝火哆耶的人们手拉着手,一圈又一圈人流,一圈又一圈音乐,旋转成一把又一把生命的火焰。音乐是人与神之间的传媒吗?是传递生命信息的密语吗?当一首纯粹的乡村音乐,携带着我的灵魂,先于我的肉体,进入精神的天堂,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我知道,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和意趣,总是以音乐化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的心幕上。音乐之重抑或音乐之轻,几乎都是生活意识的别一种叙述。“以歌养心,以饭养身”的生活方式,正是我的民族对于生活原始而诗意的解读。这种意识流深入骨髓,世代传承,成为乡村生育、婚嫁、丧葬和日子的全部内容。

  侗家的器乐以琵琶和牛腿琴为主,表现一片地域的喜怒哀乐,在这里,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心心相印》或者《父母恩情》,人性的呼唤,在弄弦者的指尖表现得最为强烈。每一个旋律,都像流淌在树荫的溪吟,一时哗哗,一时叮淙,那份缠绵悱恻,有时让听者心绪热烈成一群奔马,有时又让听者温顺若一只羔羊。浸沐在晚寨琵琶声里,感情像滚坡的雪水跌宕,灵魂飞升起来,仿佛与神同在。想不到,进入一种音乐状态如此美妙。我的心,被神秘的语言牵动着,世间的俗念,一时那么遥远。

  茶, 也许注定是音乐的殉葬品;酒,永远是音乐的知音。酒是液化的火焰,可以提升音乐的温度。在一泓倒映着青山、树影和云霓的秋天的水旁,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乳婴儿,哼着歌子,坐在一块巨石上的她的男人在拉二胡。阳光缤纷,几片红叶在和鱼儿嬉戏。几根松木架在溪上算作小桥,原始但并不古朴。在水一方,向远,木楼隐约林中,酒息随风而来,同来的,还有酒韵的音乐。我独自走过桥去,一瞥那母子,看见秋天的云朵上浮现着她们幸福的笑容。

  而更远的红叶深处,有人唱着大山的歌谣,音符在我能够想见的空灵处飞翔。那东西可以唤起人的乡土之念,也可以抹去你的世俗烦恼。在我乳名的乡土上,剔去了浮躁与繁华的秋,才是音乐的伊甸园,那些偷食了自然基因的元素,经过不断的繁衍进化,在万物的舞蹈中合成音符,赋风花雪月以翅膀,音乐的翅膀,让人类的聆听,旋转成心灵舞蹈的意象之形。

  人与音乐结缘是福,尤其人到中年,积累了一些生活阅历,具备了洞澈世事的智性,若时常去亲近秋音,或咂摸,或况味,还原心灵的本真,在一片音乐净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大美的境界,让我们去掷步或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