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3206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0-18

乡 间 饭 食


□青衫


  灶台下的柴火热烈地燃烧着,大铁锅里是奶奶蒸的枣糕,当我一脚迈进厨房的一刻,奶奶正“起锅”,一股浓浓的热浪泛着白色烟气,“呼”地一下将厨房灌得满满的,恍然之间如入仙境,奶奶的身影隐隐约约在其中晃动,竟也如同仙子一般。

  这是乡间厨房常见的场景。前几天,小叔在家庭群里发来照片,几棵丁香树竞相开放,粉紫色的花朵安静地开在寂静的农家小院里。小叔说,奶奶问呢,院子里的花都开了,小菜也青了,你们啥时候回来?思绪忽地回到奶奶家厨房,想到了乡间饭食,记忆里的美味重新在舌尖旋转。

  时光倒退二十年,夕阳西下,暖暖的风从院子里的花间穿过,我和爷爷合力将餐桌抬到院子里,再搬来几个木凳子,摆好碗筷——奶奶吩咐了,今天晚上在院子里吃饭。

  农家人的饭食,一般都是柴火饭,以炖煮为主,有自家地里种的各种蔬菜,有满地跑的“溜达鸡”、笨鸡蛋,有爷爷钓的河鱼。人虽然不多,但是饭菜摆得满满当当。爷爷总是在晚餐时要小酌一点的,一粒一粒地吃着花生米,抿一口酒,不时地看向天空,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我说他过去的故事。青菜是那么绿,油汪汪地泛着光;水磨豆腐是那么软嫩,裹着酱汁入口即化;泉水炖河鱼的滋味,能鲜掉眉毛;锅贴蘸鱼汤,好吃得用爷爷的话说“给个乡长都不换”!

  农家饭菜无需精致,味道也是朴素真诚的,却最能唤醒身体。春夏秋冬,吃的就是那一口从地里冒出来的清香气。如那道令我至今难忘的“土豆片炒韭菜”,土豆和韭菜都是刚刚从地里拿回来的,土豆切片,韭菜切段,简简单单的炒制,只需加入一点点酱油,再不用其他调料,韭菜汁液的鲜味浸到土豆里,味道别具一格。多年以后我无数次做过这道菜,不论如何细心烹制,但缺少了那些恰当的时机和心境,味道难再得。

  爷爷热情好客,家里但凡做了好吃的、特别的饭菜,就会隔着墙头招呼邻居的徐爷爷:“来啊,喝一杯。”这也是农家一大特色,晚饭是大家串门聊天的好时候,徐爷爷就端着自家好吃的饭菜过来,或者夹一瓶好酒。他和爷爷的相处是快乐的,两个人常常开玩笑的互相贬损对方,却不生气,酒杯一碰,哈哈大笑。

  农家人劳作了一天,晚饭是最惬意的时光,一吃就是一两个小时。漫天繁星,灯火可亲,奶奶不紧不慢地在厨房收拾碗筷,我和爷爷坐在院子里,一把摇椅一个小马扎。爷爷喝着大缸的茶水,我看星星看月亮,抱着猫,什么都不去想。这样的时光漫长又温馨。

  那时没有手机去记录这些美好画面,鱼鲜风婉,山花争艳;也没想着用胶片相机拍下一张珍贵的照片,星语虫吟,斜阳舒暖。但那些在无心中吃过的每一餐,却都成为我独一无二的记忆,无可避免地刻入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