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智慧医疗建设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均衡
提案者:喻国冻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指出,要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全面推动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以智慧医疗建设为引擎,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应用“互联网+”思维及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可在新时代为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的均衡。为此,省政协委员喻国冻就如何更好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现状分析
从手写病历到电子病历,从在医院排长队到手机预约挂号,从跨越千山万水跨地域求医到就近享受资深专家线上会诊服务……近年来,贵州持续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医疗深度融合,逐渐打破时空隔膜,让优质医疗资源触“屏”可及。智慧医疗的推进,不仅方便了群众,更对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
智慧医疗在国内外均属于新生事物,其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立法和宏观指导滞后,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建议尽快出台并逐步完善智慧医疗及其服务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建立行业规范,在人才引进、教育培训、产业发展、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便利和扶持,提升医生电子处方、电子签名在智慧医疗应用中的法律效应及法律地位,为公立医院的智慧医疗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行业信息(数据)标准
智慧医疗所产生的数据,会因公立医院间,内部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统一接口而处于孤立状态,导致数据利用率低而影响医疗服务。虽然国家卫健委出台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标准,但各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滞后,以及可能面临的原有系统升级、数据资料被滥用等问题,建议政府、公立医院及企业实行共建协作机制: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医疗数据安全标准及行业标准,强化公立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消除信息孤岛),明确管理要求及其责任落实;公立医院提供医学专业知识支撑和患者数据;企业则负责信息技术研发、系统升级。
加强顶层设计
成立智慧医疗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总体规划及整合各方力量和信息资源,打破业务领域壁垒,做好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合理布局,从源头上统筹智慧医疗建设、发展与各方利益协调,逐步建立信息共享的基础数据资源库,实现跨医院/地域医疗信息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目标。
提升行业监管效率与效果
作为新生业态,智慧医疗服务的监管体系几近空白。建议除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机构自治等监管模式外,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以医学知识库/图谱为支撑的医疗大数据监管平台,使监管部门具备智能巡查、电子取证的能力,就智慧医疗的数据安全、医疗行为、服务质量等开展信息化监管;赋予监督执法机构对开展智慧医疗的医院的行政处罚权,以纠正公立医院违法或严重违规行为,引导智慧医疗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推动多主体融合
从架构设计角度看,智慧医疗体系包括“感、传、知、用”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建设重点和需求各异。若完全实现智慧医疗的战略构想,仍需整合政府、合作运营商、研究院所与高校等不同领域的优势与资源;开展协作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企研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智慧医疗的产业辐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