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3202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10-12

一日政协人,终生政协情

  

——记全国政协常委、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胡国珍

  

□潘期武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在组织的关心厚爱下得到了成长进步。2013年,我有幸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十年间,我见证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真的要感恩党和国家……”回顾近十年的履职经历,全国政协常委、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胡国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找不同医院需要打不同的急救号码,群众遇急看病真的难……”这一顽疾一直困扰着凯里市民。但从今年1月开始,凯里市民需要急救时只需拨打一次120电话,就能就近快速得到救治,彻底结束了找不同医院要打不同急救号码的历史……这一顽疾的解决,得益于去年年底,还在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岗位上的胡国珍率队到基层调研了解到此情况后,迅速着手的改革——结合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工作推进需要,把黔东南州120急救中心独立设置成了一个机构。改革后,120急救电话呼叫到急救中心,急救中心按照就近、就急、专科优先和患者意愿原则,指挥调度医院救护车,让人民群众得到快捷专业的急救服务。目前,改革已覆盖凯里市所有医院,下一步将覆盖到全州16个县(市),实现“州、县、乡(镇)”三级救护全部由州级急救中心统一调度。

  “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大势所趋,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上述提及的惠民工程,胡国珍说,“我虽没学过医,也没有从事医疗卫生相关工作的经历,但随着职务变化、分管联系的特殊性,也让我与医疗卫生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1月,在黔东南州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胡国珍全票当选州政协副主席。对于人民政协机关,胡国珍算是“老人”了,她曾担任过州政协专委会主任、副主席等职。提及这次从副州长岗位上再回到熟悉的政协工作,她坦言“还是感到那么亲切”。

  换岗换位不换心,无论在哪,胡国珍的初心永远不变。

  “还记得,我走遍全州16个县(市)的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办成多年来想办而未办成的事,分管联系的疫情防控、医疗卫生等领域也收获了成效和得到了肯定。”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胡国珍围绕“关于优化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政策”,提出从国家层面对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政策进行制度化的顶层设计,纳入“十四五”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年度个人缴费机制,五年或三年一调,以合理引导群众参保缴费预期;对多年坚持参保又不发生医疗费用的,可适当降低缴费标准,鼓励大家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研究出台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差别化的缴费政策等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回应,并被吸纳践行。

  贵州是革命老区,也曾是老少边穷、欠发达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在特定历史时期曾是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最难推进的时期,胡国珍曾分管过该项工作,真切感受到计生特殊家庭(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农村双女家庭)的不易,他们当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如今,他们逐渐变老,普遍患有慢性疾病,日常生活起居面临困难。他们经常叹息:“不怕死,但怕老、怕病。”这也是胡国珍调研走访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为此,胡国珍十分焦心。“他们为计划生育付出那么多,我理应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利益保障机制》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一些措施已于今年7月开始执行。

  “提案的落地落实,让这些家庭深感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始终在关心关爱着他们。虽然解决的只是部分群体的问题,但带来的是希望,凝聚的是合力。”提及初衷,胡国珍坦言。

  荣誉属于过去,奋进还在继续。“今年是我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履职的最后一年,一日政协人,终生政协情,我将充分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继续承担好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神圣使命,全力以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采访临末,胡国珍的话语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