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320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9-03

“以老养老”模式下银族互助社区建设的思考

  

□吕红云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日趋严峻。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8.7%,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5%。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指出,推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并积极探索何种养老模式更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的老龄人。在众多的养老模式中,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以老养老”模式更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良好心态的形成。

  

一、“以老养老”及银族互助社区的内涵

  如何更好地应对目前出现的老龄化问题,汪建初于2014年在人民网上发表的《“以老养老”模式是解决我国未来老龄化危机的根本出路》一文中提出了“以老养老”互助体系有助于缓解我国老龄化危机。“以老养老”互助体系,指的是让“年轻的”老年人帮助“年长”的老年人,并获得积分,随着他们年龄增大,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将获得的积分“兑换”为所需要的服务。通过建设老年人(即银族)互助社区,为喜欢群居的老年人建立老年群居网点,形成老龄人口之间的互助体系,由依靠物力财力养老向精神文化服务发展,由依靠政府资金向老人自身贫富群体之间流动和互助发展,由依靠外部社会服务养老向老年人群自我服务发展,由依靠子女看护向老人自我护理发展。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园,有尊严地养老。

  

二、建设银族互助社区对老年人良好心态形成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建立银族互助社区,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以老养老”模式根据老年人的不同个性特征,构建了不同的老年互助社区,如针对喜欢热闹、对都市生活依赖性较强、以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感官刺激为主的老年人群体,选址上重点考虑城市综合体或物流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育、文化、饮食、购物等场馆设施的地方;而针对喜欢安静、厌倦了都市生活、以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为主的老年人群体,重点考虑生态优美、民风淳朴的乡村。

  2、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以老养老”模式中构建的“银族互助社区”让老年人的集体价值得到发掘,在这种良性互动中,进一步促进身心的健康。老年人不需要同情和施舍,也不需要施舍过度的照顾和吹捧,那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用,他们需要的是尊重,需要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被认可被肯定,从而获得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升归属感和认同感

  “以老养老”模式中构建的“银族互助社区”是一个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平台,在这样的互助社区生活,人们在其中可以收获友谊甚至爱情,获得信任和认同,打破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局面,同时,在这个社区里,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尽其才,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的合力,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归属感和认同感。

  4、改变思维模式,多角度实现自我价值

  “以老养老”模式中构建的“银族创业中心”让老年群体拥有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参与老龄社会建设,释放老年群体的能量大有作为。充分发挥老年人成熟智慧和自身需求,在参与规划服务、社会公益、市场服务、智库参谋、实务操作、资源整合、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积极推动培育成熟的养老公益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不断培养老年人的自信和能力,让他们在其中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劣势分析

  1、老年人过于集中的自治社区可能会导致亲情、甚至社会割裂

  银族互助社区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建立老年自治社区,从目前构建的体系来看,忽略了和家人的沟通,老年人更多地融入集体的过程,也可能是老年人离家人渐行渐远的过程,如果这一社区离子女的家很远,子女又很繁忙的情况下,可能会使亲情淡漠亲人疏离。同样在一个自成一体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习惯了这个小社会的生活,也可能会远离大社会大环境,可能会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积分制的设计可能会弱化互助精神的价值

  积分制的设计本意是让人们更好地互助,激励人们互助,但在操作过程中,这一制度又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每个人个体的差异,能够提供的服务也不同,但是同样都是互助,都是值得鼓励和赞美的,但由于采用了积分制度,会使得无价的互助精神因人因事不同,而产生了差异。这种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互助行为,激励着人们去付出善良和爱,实现了人们自己不同层次的需求,给银族互助社区带来了新鲜感,维系银族互助社区持久的生命力,但由于其用数值来将行为固化,在实际中会弱化互助精神。

  

三、让银族互助社区更好的促进老年人良好心态形成的策略分析

  (一)争取家庭支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个人价值实现

  “以老养老”模式下的“银族互助社区”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方面做了充分的考虑,需要争取老年人家庭的支持,要说服年轻的子女把老年人送到这里来,让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在这里得到满足。必须加大宣传,才能让老年人在这里真正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得、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好。“以老养老”模式从不同角度促进了人的发展,以不同方式实现了个人价值,

  (二)加强与亲友的情感连接,将老年资源社会化,拓展“互联网+”

  由于老年互助社区可能会导致亲情割裂,为了改变这一劣势,创造更多的机会,可以设立专门的亲友接待室,让老年人的亲友们有空时能和老年人团聚,增进闲情和友情。老年人可以走入社会,实现老年资源社会化,可以去创新老年产业,可以走进社会,整合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人群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多的角度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老年人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优势推销出去,让自己通过网络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三)完善积分制,引进专业人才

  在积分制问题上,可以分层分级进行,如将劳动强度分类,分成低、中、高三类,劳动时间也同样分类,保证劳动强度较高的服务所获得的积分一定要高于劳动强度较低的服务所获得的积分。要想充分发挥银族互助社区的优势,必须引进专业的人士,重视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建设,甚至是必须要有掌握临终关怀技巧的专业人士。

  (四)重视老年人心态的调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必须做好老年人心态的调适,让他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然出现冲突、出现矛盾,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消极的抱怨。可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减压室、音乐室、健身房等,让老年人做好心理建设,让他们心理强大起来。同时,老年人还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看待生死,正确面对生死,以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

  总之,基于“以老养老”模式建设银族互助社区,其主要目的就是让老年人保持阳光的心态、管理好自己面对的压力、开发自身潜能、活到老学到老,从而促进老年人良好心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