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领导主旨发言精彩采撷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
聚焦产业富民,贵州要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目前,省内农产品加工水平只有7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延伸,对劳动力吸纳、农民增收的影响十分有限,所以要延长产业链,发展“互联网+”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富省、富县、富民、富区域。作为一个92%都是山地的省份,贵州可以说无处不是景观、无处不是好山好水。要整省推进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贵州山水景观在全国的知名度,塑造“黔山黔水好乡村”的贵州旅游品牌,建设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大省。
国家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司二级巡视员张洪波
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就业方面,要提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好粤黔协作协议的任务,促进省外务工就业;发挥好帮扶车间、乡村公益岗位、以工代赈等渠道作用,支持脱贫人口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抓好省内务工就业,升级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式帮扶。二是产业方面,要持续培育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基础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文旅融合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让农民群众参与进来,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
在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过程中,贵州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一是继续推进数字交易所建设和完善;二是充分发挥森林碳汇优势,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利用好碳金融工具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利用信息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外,贵州拥有106个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也很多,具有突出文化地域优势。开展沿线区域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合作活动,推进“一带一路”旅游开发建设,将打造成新的增长点。
商务部政研室二级巡视员、办公室主任陈正红
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贵州要打好优势牌、特色牌、潜力牌、闯劲牌4张“牌”。优势牌是贵州作为全国交通枢纽,拥有中老班列、中欧班列、黔粤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国内外交通资源,可以转化为流通优势;特色牌是贵州是一片多彩之地,尤其是红色(长征)、绿色(生态)、黑色(矿产)“三色”资源富集。潜力牌是贵州可以利用已有的区位优势,加快与RCEP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对接,实现“买东盟、贵州造、卖全球”,让贵州制造走向全球。闯劲牌是贵州是一片充满奋斗精神、创造力量的热土,要继续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